拾壹.心所有法 ―― 遍行


--------------------------------------------------------------------------------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五位百法,上一講次,已說第一位心法,今繼續研究第二位心所有法。心所有法,舊名「心數」,謂心所有法之數目甚多,舉其相用最顯著的,略有五十一種,即吾人日用平常,心念所向之處,皆不出這五十一個範圍,以其數多,故名心數。新名「心所」,謂眼等八識又名心王,此五十一種心數,與彼相應,如臣隨王,如僕隨主,常相左右,輔佐扶持,能助心王造業,隨心王而起,為心王所有,故名心所。心所又分遍行等六位,如論文可知。以下先研究第一位「遍行」,論文是:

   一、偏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何謂遍行

  何謂遍行?「遍」是周遍,「行」是巡行,謂作意等五種心所,無遠弗屆,到處都能去,所謂「遍四一切,名為遍行。」四一切為何?即:
  1.一切性—— 謂遍於善、惡、無記三性。
  2.一切地—— 謂遍於三界九地。
  3.一切時—— 謂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
  4.一切心—— 謂八識之生,必與俱故;與諸心所亦相應故。
  偏行心所有五種,今逐一研究之。

一、作意

這是一種非常靈敏、銳利的心理作用。「作」謂興起,「意」即念頭,作意,就是興起念頭,我們要認識某一色境,必定先要對它作意,才能認識它,假使不對它作意,而是興起其他的念頭,則色境雖然現前,也不能認識它,此即禮記大學所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瑜伽論卷一也說:「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意思是說︰眼識之生起現行,必須要有「作意」為其助緣。不僅如此,乃至八識心王,或其他心所之生起,也要有「作意」心所為其助緣!
今更進一步研究「作意」是一種怎樣的心理作用呢?蕅祖百法直解云︰「作意者,警覺心種,令起現行,以為體性;引現起心,趣所緣境,以為業用。」謂作意心所有二種作用(乃至五十一心所中之任一種,亦皆有此二種作用),一曰體性,亦即親作用,另一曰業用,亦即疏作用。譬如「火」之一法,其煖性為親作用,又其能燃燒為疏作用;又如「水」之一法,其濕性為親作用,又其能潤澤萬物為疏作用。

(一)作意之體性

  今「作意」心所之親作用為何?曰:「警覺心種,令起現行。」謂作意是一種非常敏銳的心理作用,它雖然尚在種子位(潛伏位),即能警覺應起心王、心所的種子,令起現行!喻如多人,同住在一寮房裡,夜晚有小偷進來,其中有一人,警覺性最高,一發覺小偷進來,他雖還躺在床上,即能喚醒他人起床,今「作意」亦爾,其種子即能警覺心王、心所之種子,令起現行!以上說其體性。以下再說其業用,即「引現起心,趣所緣境。」謂作意又能引導這些已起現行的心王、心所,趣向所緣的境界!

(二)作意之業用

  總之:「作意」有二層作用,一者令心未起而起,再者令心起已趣境!
  或曰︰「既已析明作意心所,又有何等用處?」
  答曰:「可以用來修行念佛法門!」何以呢?我們在前面曾經說過︰若能以智慧觀照百法中任何一法,則現前即能令我們趨吉避凶、平安吉祥,當來則可以令我們了生死、成佛道!但看我們學了之後,會不會應用耳!今「作意」一法,亦復如是!淨土行者,可以用來幫助持名念佛!因為念佛就是要作意,作意才能攝耳諦聽,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上!
  印祖曾開示我們︰「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按此即「作意」之功夫),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按「主帥」喻心)不昏不惰,常時惺惺(機警也)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如上述可知,吾人若能作意念佛,現前必能消災免難,當來必定往生西方!

二、觸

觸就是接觸。依唯識學云,觸有二種:
  1.是五境之一—— 即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之一,乃指身根所觸之色法,如堅、濕、煖、動、澀、滑、輕、重等色法。
  2.是五遍行之一—— 即作意、觸、受、想、思等五遍行之一,乃指感官對著外境,所發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反之,若感官與外境不相接觸,則心識活動,將無法生起。因此,今所言之「觸」,是心法,不是色法。
  以下再依三點來研究觸心所:

  (一)觸之生因

成唯識論云:「觸謂三和」,和就是和合,不相乖違之意,意思是說︰觸心所乃根、境、識三法和合所生。如外境是花(色境),由「眼根」映攝之,於是產生對花的認識(眼識),這認識是不離根與境的組合,因此說三法和合生觸,亦即根、境、識三和是觸之生因。如是則:
  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生起「眼觸」。
  耳根、聲境、耳識三者和合,生起「耳觸」。
  鼻根、香境、鼻識三者和合,生起「鼻觸」。
  舌根、味境、舌識三者和合,生起「舌觸」。
  身根、觸境、身識三者和合,生起「身觸」。
  意根、法境、意識三者和合,生起「意觸」。
  反之,雖有根境識三者,但彼此互相乖違,如眼根、聲境、身識,此之三法以不和合故,則不能生起「觸」心所。

  (二)觸之體性

蕅祖百法直解言︰「令心、心所觸境,以為體性。」意思是說:
  「眼觸」能令眼識心王、心所去接觸青黃赤白等種種色。
  「耳觸」能令耳識心王、心所去接觸絲竹歌詠等種種聲。
  乃至「意觸」能令意識心王、心所去接觸色聲等一切法。
  總之︰由於有「觸」心所,前六識心、心所方能觸境。

  (三)觸之業用

蕅祖百法直解言︰「受、想、思等所依,以為業用。」意思是說︰這觸心所是受、想、思等一切心所所依之處,即前六識心、心所觸境之後,能生起受、想、思等四十九種心所來。故起盡經云:「受、想、行蘊,一切皆以觸為緣故。」經文中「受、想、行蘊」即包含四十九種心所,即所謂受、想、思、別境五,善十一,煩惱二十六及不定四。(除作意及觸,以作意非觸所生故,觸是本身故。)試列表如下:





  俗話說︰「一觸即發」,又說︰「一發即不可收拾!」因此,凡是修行人,平素在六根門頭,無不小心謹慎,不令根、境、識三法,隨便和合。論語顏淵篇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行者大可參究!

三、受

就是領納感受。這與前面所說的「觸」心所,有次第生起的關係,即因為「觸」,能令心、心所觸境,其結果便引生「受」。以下仍分兩點研究。

  (一)受之體性

蕅祖百法直解云:「領納順、違、非順非違境相,以為體性。」上文中所謂「境相」,是說一切境界都是心、心所所變之相狀,故名「境相」。「受」心所之親作用就是領納。其所領納之境相雖多,可歸納為三,即順境(可愛樂者)、違境(不可愛樂者)、非順非違境(平平凡凡者)。

  (二)受之業用

直解云:「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之愛,以為業用。」是說「受」心所之疏作用是「起愛」,(「愛」之一字,實亦包括不愛、非愛非不愛在內)。又分
三種:
  (1)欲合之愛—— 當我們領納順境時,會生起貪染之心、喜悅之情緒與愉快之感受(樂受、喜受),遂想要與它永遠和合。此「欲合之愛」,即由樂受、喜受所生起。
  (2)欲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違境時,會生起憎惡之心、憂愁之情緒與逼迫之感受(苦受、憂受),遂想要與它遠離。此「欲離之愛」,即由苦受、憂受所生起。
  (3)欲不合不離之愛—— 當我們領納非順非違境時,即無法激起昂揚、興奮的心理,也不能引生悲傷、憎惡的情緒,只是生起一種平平淡淡的感受(捨受),既不想與它和合,也不想與它捨離。此「欲不合不離之愛」,即由捨受所生起。
  總之:受心所,相當於心理學上的「情緒」,吾人的心情變化多端,如絲之千頭萬緒,而心緒之好壞,則完全依賴外在環境之美滿、順利與否來決定!吾人心緒雖如亂絲無頭,但歸納而言,不外上述的苦、樂、憂、喜、捨等五受。

四、想

先請看「想」字,其上為「相」,即是境相;其下是心,即是心念。當能緣心對所緣境,攀緣過後,在心中留下印象,此印象常常浮現於心上,這就是「想」。以下仍分兩點研究。

  (一)想之體性

直解云:「於境取像,以為體性。」是說「想」心所之親作用是對於境相,分別其差別相狀,如高下粗細、長短方圓等差別相,在內心先有個概念,此即是「想」。換言之,「想」就是一種認識的心理。

  (二)想之業用

直解云:「施設種種名言,以為業用。」是說想心所之疏作用,即是在所認識的境相上,安置設立種種名稱、言語。當知世間森羅萬象,本無名言,後來之所以有花草樹木、日月星辰等名言,都是經過想心所的認識、聯想、分析、綜合之後,才施設上去的。如果沒有「想」心所的認識、分析等,則世間萬物之名言,即將無從安立,而吾人亦無有開口說話的餘地了!想心所之重要可知!
  婆沙七十四云:「受能發起愛諍根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首先研究上句,是說:「受」能起「愛」,而貪愛為煩惱之首,因此「受」遂成為煩惱之根源!因為一般凡夫,日常之所受,無非是五欲六塵,為了五欲六塵的享受,國與國諍,王與王諍,民與民諍,乃至父子兄弟輾轉共諍!一部世界史,沒有一頁不是記載由貪欲、爭鬥所留下的血腥與創傷!八大人覺亦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可見世間的一切憂患苦痛,悉起源於愛欲,愛欲若絕,憂患立即止息!可是「愛欲」卻另有其原動力,若能解決其原動力,愛欲自然斷絕!愛欲之動力為何?就是「受」!故曰:「受能發起愛諍根本」!今研究百法,若能透視「受」心所的本質,二六時中,檢點所受為何物,而不為煩惱所轉,即能度一切苦厄!反之,若放縱五欲享受,貪染世樂,則禍患即源源不斷矣!
  其次研究下句:「想能發起見諍根本」,是說:「想」的特性為「取像」,即分別客觀境界的差別相。可是由於世間眾生,在認識上的偏差,以及想像上的錯謬,故其思想、見解,往往都顛倒不正確的,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每個人的見解都是堅固的、頑強的,誰也不肯捨己見而從他見,因此,此一思想與彼一思想之間,常常的要發生衝突、鬥爭,誰也不承認自己的見解錯誤!古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即經常作思想上的鬥爭,甚至因思想而發生械鬥!而這種邪知倒見,卻起源於「想」心所,依著妄想分別,能令眾生背覺合塵,趨向生死!
  總之:受想的過患十分嚴重,因此在百法中,特別開出「滅受想定」(又稱「滅盡定」),就是用來克制受想的活動,行者苟能依教奉行,止息受想勞慮,生死即可了脫,涅槃即可證得!

五、思

就是思慮。平素常把「思想」二字連在一起,以為思即是想,想即是思,其實依唯識學上的解釋,思是思,想是想,不可混為一談!
  「思」是支配各種心理與行為的原動力,何以呢?依唯識言,思有三種:
  1.審慮思—— 在內心籌畫、度量此事應不應做。
  2.決定思—— 審慮之後,決定此事應做。
  3.動發思—— 既然心意已決,遂發動身、口去造業。
  此三種思,前二種屬於意業,後一種屬於身口二業。由是可知:思心所之威力甚大!不但能發動意業去思慮、抉擇,又能發動身口去造善惡業!思心所可謂是身口意三業的總指揮!以下再分兩點研究。

  (一)思之體性

直解云:「令心造作,以為體性。」即思心所的親作用為能令心王、心所去作籌謀、計慮等行為。或喻「思」如磁石,磁石能令鐵塊造作,而思則能支配心心所,令心心所造作。

  (二)思之業用

直解云:「於善惡無記之事役心,以為業用。」即思心所之疏作用為主使、鼓動吾人之心心所,對著善事造作善業,對著惡事造作惡業,對著無記事造作無記業!
  思心所與心理學的「意志」相似。依心理學言:所謂「意志」是一種支配我們從事於有目的之活動的能力。藉著意志力,可以使我們的想法、願望,付諸實現!譬如:你渴望在學校裡,獲得更好的成績,那麼即使你內心想去游泳,你也會將它克服而埋首於書本上。所以心理學家以為「意志」是推動宇宙的基本動力之一!因意志之力量強大,故曰與思心所相似。
  思心所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平素應當要多運用思,要慎思,孔子在論語季氏篇中說:「君子有九思」,大意是說君子之所以為君子,乃在於他遇事時,都能運用思考,孔子藉此勉勵大家要多運用「思」來指導人生,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像行屍走肉一般,醉生夢死的過日子!
至於佛家,特別重視三慧的修學,所謂「聞思修」,思居其中,意思是說:聽聞正法之後,一定要經過思維參究,而思維參究乃是為了依教奉行,三者互相關連,而以「思」為中心!聞而不思,雖聞亦是枉然!不思而行,雖行亦是盲修瞎練!思心所之重要可知矣!
  五種遍行心所大致介紹如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