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肥.水對植物的作用
不同光譜成分對植物的影響
太陽輻射能的各種光譜到達地面上比例雖因緯度、季節、地勢和氣象條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上是穩定的。按照太陽輻射光的波長,一般分為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等。不同波長光的輻射對動植物的效應是不一樣的。
1、紫外光
這
種光的波長在170——400nm之間。波長小於290nm的紫外光能引起植物的毀滅,故又稱滅生性輻射。波長在290——400nm之間的紫外光是植物
所必需的光,它對植物化學成分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可抑制作物伸長而使作物變矮,它對土壤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可曬種,並有催芽的作用等。
2、可見光
光
波長在400——760nm之間。本波段的光對植物的生活機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光效應上。它們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主要光線。特
別是在波長為600—700nm的紅橙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強,有利於糖的形成,即產量的形成;波長為500—600nm的黃綠光,葉子吸收很少,而反
射最強;波長為400—500nm的籃紫光能延長植物開花的過程,促進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對植物的化學成分有強烈的影響。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只
是同化波長44—760nm波段光的能量。通常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太陽輻射稱為生理輻射,又稱為光和有效輻射。
3、紅外光
光波長在760—4000nm之間。本波段的光對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熱效應上。它決定著之物有機體的溫度和蒸騰作用,一般不能或很少被植物吸收。它對植物的生理過程沒有實際作用,所以此波段光的輻射又稱為非生物輻射。
1、光進入視覺通過以下三種形式:
光源光:光源發出的色光直接進入視覺,像霓虹燈、飾燈、燭燈等的光線都可以直接進入視覺。
透射光:光源光穿過透明或半透明物體後再進入視覺的光線,稱為透射光,透射光的亮度和顏色取決於入射光穿過被透射物體之後所達到的光透射率及波長特徵。
反射光:反射光是光進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線照射的情況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體都是該物體的反射光進入視覺所致。
2、觀察葉綠體色素提取液時,對著光源(透射光)和背著光源(反射光)將看到試管內提取液顏色分別呈現出( D )
A.綠色和綠色 B.淡黃色和綠色
C.紅色和橙黃色 D.綠色和紅色
[解析] 由於葉綠體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光幾乎不被吸收。因此對著光源(透射光)為綠色,背著光源(反射光)為紅色。
3、「葉綠素的丙酮提取液在透射光下是翠綠色的,在反射光下是棕紅色的。」原因是什麼?
對著光源觀察葉綠素提取液時,看到的是葉綠素的吸收光譜。由於葉綠素提取液吸收的綠光部分最少,故用肉眼觀察到的為綠色透射光。
背光源觀察葉綠素提取液時,看到的是葉綠素分子受激發後所產生的發射光譜。當葉綠素分子吸收光子後,就由最穩定的、能量最低的基態提高到一個不穩定的、
高能量的激發態。由於激發態不穩定,因此發射光波(此光波即為螢光),消失能量,迅速由激發態回到基態。葉綠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用於分子內部振動
上,輻射出的能量就小。光是以光子的形式不連續傳播的,而且E=hv=hc/λ,即波長與光子能量成反比。因此,反射出的光波波長比入射光波的波長長,葉
綠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呈紅色。
葉綠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綠色,在反射光下呈紅色的現象叫做螢光現象。
4、葉綠體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為什麼不同?
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大量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幾乎不吸收綠光,白光透過色素提取液時,白光中的紅光和藍紫光被吸收了,剩下的光經人眼的加工,看起來就成綠色的了(其實其中還有、橙光、黃光、靛光等)。
真正的反射光也跟透射光一樣是以綠色光為主的。我們看到的暗紅色,是由於溶液中的色素吸收了藍紫光後不能用於光合作用(沒有了相應的酶系統),形成螢光
重新輻射出來。因為能量在吸收——輻射過程中有一部分轉化成熱能損失了,所以螢光是比藍紫光能量少的紅光。又由於色素對綠光來說幾乎是完全透明的,透過的
綠光很多,反射的綠光很少。因此,從透射方向看是綠光為主,我們看起來是綠色的,從反射方向看,綠光很少,以紅色的螢光為主,我們看起來就是紅色的。
葉綠體色素只有被提取到溶液中後才有螢光現象。在正常葉片中的色素由於吸收的光能用於光合作用了,沒有螢光。
色素吸收的紅光也會形成螢光,但紅光的能量低,再損失一部分後,輻射出來的螢光就成了人眼看不到的紅外光了。
1、缺鐵症。新葉葉肉變黃,但葉脈仍綠,一般不會很快枯萎。但時間長了,葉緣會逐漸枯萎。矯正方法:及時進行葉面噴灑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缺鎂症。先從老葉的葉緣兩側開始向內黃化,隨著缺鎂程度的加劇,葉片呈黃色條斑,葉片皺縮,根群少,葉小、花小、花色淡,植株的生長受到抑制,矯正方法:葉片噴灑0.2-0.4%的硫酸鎂溶液2-3次,或每株施鈣鎂磷肥2-3克。
3、缺鈣症狀。頂芽易受傷,葉尖,葉緣枯死,葉尖常彎曲成鉤狀,根系也會壞死,嚴重時則全株枯死。矯正方法:可用0.2-0.4%的石灰水溶液進行澆灌,連澆2-3次,每次每株20-30毫升。
實踐證明,微量元素缺乏症,一般多是長期不換土,或長期單一施用氮素化肥的結果。如能採用肥沃的盆土並定期換盆添土,及注意施有機肥料,一般花卉是不會缺少微量元素的。
活性氧是植物體內常見的一類自由基,對植物有很強的傷害.本文總結了鐵、鎂、鋅元素脅迫影響植物體內活性氧代謝機制.鐵對於催化植物體內的 Haber-Weiss反應產生活性氧具有重要作用.鎂誘導植物體內活性氧代謝失調與光氧化有密切關係.缺鋅條件下,植物體內活性氧含量升高,其機制是多 方面的:NADPH氧化酶氧化能力提高,O2^-產生增多;體內鐵濃度升高,增強了鐵誘導的活性氧的產生;光氧化傷害加重;清除系統活性降低
1) 氮肥:即以氮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氫銨、尿素、銷銨、氨水、氯化銨、硫酸銨等。
氮肥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銨態氮,
包括氨水、硫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二是硝態氮,主要是硝酸銨;三是酰胺態氮肥,主要是尿素。尿素是最常用氮素化肥,含氮46%左右,長期施用對土壤無
不良影響,宜作基肥和追肥,作根外追肥效果也很理想。不宜作種肥。而碳酸氫銨易分解和揮發,作基肥、追肥均可,宜覆土深施,不可作種肥。這些氮肥的特點
是:肥效快,易溶於水,易吸水潮解,應注意保存。氮肥除氨水和碳酸氫銨是鹼性、微鹼性和易揮發外,其它品種都是微酸性,不能和石灰、草木灰等鹼性肥料混合
施用。硝態氮施用於水田不如施用於早地效果好,因為施用於水田會引起反硝化脫氮。氮能促進植物體尤其是莖葉的生長。氮肥的施用要適量,前期施用過多,會造
成瘋長,葉片披散;中、後期施用過多,會造成無效分蘗增多,田間鬱閉,植株瘦弱,貪青晚熟,易倒伏,結實率和千粒重都低;氮肥施用過多,還會引起病蟲害的
滋生。因此,在生產上硅根據土壤肥力和苗情適量平穩施肥,切勿施用過多或一次施用過重。
缺氮:植株淺綠、基部老葉變黃,乾燥時呈褐色。莖短而細,分枝或分蘗少,出現早衰現象。若果樹缺氮則表現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現象。
(2) 磷肥:即以磷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
磷肥主要有鈣鎂磷和過磷酸鈣兩種。過磷酸鈣又稱普鈣,
酸性,其中大部分磷溶於水,是速效性磷肥,對鹼性土尤其適用。可作基肥、種肥、追肥和根外追肥。鈣鎂磷肥則呈鹼性,不溶於水而溶於弱酸,適用於酸性土。其
中含有大量鈣、鎂,是改良酸性土的良好肥料。一般作基肥,可以蘸秧根,拌稻種。鈣鎂磷的肥效遲緩,不溶於水,微鹼性,性質穩定。這兩種肥料都易被土壤固
定,影響肥效。
缺磷:植株深綠,常呈紅色或紫色,乾燥時暗綠。莖短而細,基部葉片變黃,開花期推遲,種子小,不飽滿。
(3) 鉀肥:即以鉀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等。
鉀肥主要有硫酸鉀和氯化鉀。氯化鉀是常用優質鉀素化肥,含氧化鉀 50%一60%,適用於一般的土壤,可做基肥,追肥。硫酸鉀含氧化鉀為48%一52%。鉀肥肥效快,酸性,易溶於水。因此,鉀肥易流失。
缺鉀:老葉沿葉緣首先黃化,嚴重時葉緣呈灼燒狀。
植物所需十六種營養元素
◎植物所需十六種營養元素:現在已知道有十六種元素為植物生長所必需者,故常稱必要元素或營養元素。此十六種 元素中又因植物所需之多少,分為多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一般植物所吸收各種營養元素之來源主要包括有空氣.水.土壤(栽培介質)及肥料等。除了碳.氫.氧以外,大部分營養元素都由土壤中礦物或有機質分解後釋出,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植物所需營養元素:
○多量元素: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
○微量元素:銅、錳、鋅、鐵、鉬、硼、矽。
◎植物成長必須條件是日光.水.溫度和營養要素。16種營養要素中碳.氧.氫可由空氣和水中吸收,其餘13種元素則必須以肥料的形態供給植物吸收。
◎植物最需要的三要素:氮(N);花果肥的磷(P);根肥的鉀(K)。
氮(葉肥):蛋白質。
磷(花肥):核酸。
鉀(根肥):影響光合作用,影響酵素的活化.氣孔開合
◎三要素不均衡:
○氮不足:植物生長緩慢,植株弱小,老葉葉片黃。
○氮過多:葉濃綠大而薄,莖葉軟弱,抗病力低。
○磷不足:老葉葉小而暗綠,葉柄成紅紫色。
○鉀不足:老葉葉緣及葉尖變白,黃轉褐色而壞死。
○氮過多 : 水稻田氮肥過多,群體太大,遇風倒伏。
◎氮肥施用過多或溫度過高,會引起徒長,造成開花株(公株)的出現。
◎鉀與果實:柳橙果實大小隨葉片鉀含量增加而增大。
*葉片鉀含量較低(1.0%),平均果型較小。葉片鉀含量較高(1.6%),平均果型較大。
*植物缺鉀初期,葉脈葉緣變黃。
◎次量要素是鎂(Mg).鈣(Ca).硫(S)。
○其中鎂是形成葉綠素的重要成份。
○鈣則是強化細胞膜不可缺乏的成份,硫是形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
○鈣:細胞壁。
○鎂:葉綠素。
○硫:脂肪的代謝,生產胺基酸,形成蛋白質。
◎次量要素不足:
○鈣不足:新葉或頂芽黃白化現象、伸長停止。
○鎂不足:老葉葉緣黃化而後至葉脈嚴重便褐變而落葉。
○硫不足:徵狀與缺氮類似(多在幼葉)。
◎微量要素共七種:
○鐵:合成葉綠素,傳遞酵素。
○錳:光合作用。
○鋅:酵素系統,氮素代謝。
○鉬:固氮酵素及硝酸還原酵素。
○銅:葉綠素,同化作用,呼吸作用。
○硼:分生組織生長及醣類運轉與代謝。
○氯:促進光合作用,調節氣孔張合。
◎以0.2%硫酸錳噴施蓮霧可增進果實外觀品質。
◎錳過剩,葉片成熟後發生葉肉不規則的塌陷,整個葉片顏色暗沉。
◎銅過剩(右),使得葉片無法正常代謝,生長停滯,葉片變小,顏色也較正常葉淡。
◎硼元素過剩(右),葉片成熟後葉緣發生褐化焦黑,綠色部分則成暗綠色。
◎微量要素所需之量極微,但卻是植物生長不可欠缺之成份。如有欠缺,易引起新芽發育不良.黃化.白化等成長不良之症狀。
○鐵不足:新葉葉脈內黃白化,中脈及脈緣呈綠色。
○錳不足:類似鐵。
○鋅不足:新梢葉片黃化,葉片畸形,節間縮短。
○鉬不足:類似氮。
○銅不足:新梢葉片深綠而捲曲無力。
○硼不足:葉片頂梢變形。
○鐵不足:櫻桃缺鐵,葉黃白脈綠。
*酸棗缺鐵,葉黃脈綠。
◎錳不足:茄子缺鋅,頂葉挺起畸形。
◎鉬不足:缺鉬之柑橘葉片出現黃色中央褐化之斑點。
◎缺鉬之芥藍下位葉葉緣及部份葉肉呈水浸狀之灰白斑塊。
◎缺銅葉色淡生長差。
◎硼不足:硼缺乏,新生葉片扭曲變形,葉片成熟後,葉肉產生凹凸不平的變形,早期發生導致生長不良.矮化.甚至無法開花,或花朵變小.變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