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莢果高產栽培技術
指導專家:曾勝雄 (9410)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1298
台灣落花生83年栽培面積為32,024公頃,年產量76,446公噸,平均每公頃莢果產量為 2,387 公斤,然而與高產農友及農業推廣人員非正式調查結果,莢果每公頃產量常高達4,000~6,000 公斤,為平均產量之1.7~2.5倍。
為此引發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從事落花生莢果高產潛能之調查及探討,台中場從民國81年秋 作至84年春作在彰化縣芳苑、大城及二林等鄉鎮調查
150位落花生莢果高產農友之耕作模 式,經三年調查結果,落花生平均每公頃莢果產量,春作可達4,435公斤,秋作可達3,931公
斤,分別為全台落花生莢果平均產量之1.86~1.65倍。
為發揮落花生莢果高產潛能,本場於85年春作在芳苑鄉路平村謝總管之落花生田,于 3月
14日播種台南11號,模擬落花生莢果高產潛能調查之栽培模式,進行評估試驗,經栽培結 果,於85年
7月19日召開田間成果觀摩會,並當場收穫及磅稱,結果每公頃鮮莢果產量高達
9,310公斤,晒乾後莢果產量為5,620公斤,比全台落花生莢果平均產量2,387公斤增加 1.35
倍,確認在下列條件下,春作落花生之莢果產量可達5,600公斤。
-
選擇土壤pH值介於6.1~8.0之間,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
-
春作前作物為蔬菜或水稻,秋作前作物為西瓜或水稻。
-
春作於2月下旬~3月中旬,秋作於7月下旬~8月中旬播種。
-
採用做畦栽培,每畦種2行,畦寬93~96公分,株距8~10公分。
-
選用採種田或雲農牌等優良種子,確保發芽率及每公頃21~27萬株。
-
播種前每公頃施用有機質肥料12公噸及複合肥料39號400公斤做基肥。
-
生育期間視植株生育狀況給予適當追肥(播種後30日每公頃施用尿素100公斤 ),並控制 植株的營養生長,促使光合產物傳送至莢果,避免倒伏,以利機械收穫。
-
始花期、莢果形成期及莢果充實期給予灌溉,以增加產量。
-
生育期注意防治葉斑病、銹病、鈄紋夜蛾、甜菜夜蛾,小綠葉蟬、小黃薊馬及赤葉滿等 病蟲害。
-
莢果成熟後期應注意田間排水,避免籽實於果莢內發芽,影響產量及品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2010 t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51544彰化縣大村鄉田洋村松槐路370號 上班時間:AM8:00~12:00 PM13:30~17:30
電 話: (04)852-3101~7 傳 真: (04)852-5841 農民服務專線:(04)8532993
電子信箱:tfc@tdai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