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鈴薯產業可有效增強糧食安全保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6 08:00:40  



2008年是聯合國確定的馬鈴薯年,馬鈴薯是世界也是中國第四大農作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隨著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面積的急劇減少、大宗糧食作物種植效益的不斷下降以及水資源的短缺和膳食結構的改善,馬鈴薯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

  溫家寶同志曾在一份報告上批示:「中國的土豆種植面積佔世界四分之一,產量佔五分之一,我們完全應該並且能夠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這就需要加快引進和培育優良品種,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轉化程度,不斷開拓土豆消費市場。」

  我們通過深入調研後發現,由於沒有大規模推廣脫毒種薯,中國馬鈴薯單產水平較低,單產提高空間很大。目前推廣脫毒種薯的馬鈴薯種植示範區畝產 量較全國平均畝產提高100%~150%(因生產條件及品種而異)。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能提高中國糧食安全保障程度,另外發展馬鈴薯產業可以部分緩解生物 能源原料匱乏問題。

  種植面積廣但單產低

  馬鈴薯是21世紀人類最有價值的食物營養來源之一,是新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高產經濟作物之一,更是世界人口的重要主食或副食。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儘管歐洲的馬鈴薯產量有所下降,但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則呈現較快增長趨勢,這使得過去20年來全球馬鈴薯產量幾乎 翻了一番。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馬鈴薯平均攝入量不到歐洲和北美攝入量的1/4。自上世紀60年代初以來,發展中國家用於馬鈴薯生產的面積增幅超過了所有其他 糧食產品,而對馬鈴薯的需求則將長期處於增長區間。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資料還顯示,2006年全世界馬鈴薯種植面積約為3億畝,總產量約3.15億噸。其中中國的種植面積達7523萬畝,大體佔世界的25%,亞洲的60%;總產量達7034萬噸,大體佔世界的20%和亞洲的70%,在世界均居領先地位。

  但是從單產水平來看,馬鈴薯種植面積排在前5名的國家均超過1000萬畝,總產量排在前7名的國家均超過1000萬噸。馬鈴薯的世界平均單產 為1146公斤/畝,有兩個國家(比利時和俄羅斯)單產超過3000公斤/畝,有15個國家單產超過2000公斤/畝,而中國的平均單產僅為1087公斤 /畝,在世界排名第83位,比較靠後。

  提高單產水平 增強糧食安全保障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日趨明顯,已經對糧食生產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全球耕地面積增加有限並制約糧食產量增長。據美國農業部預測,未來 10年,大多數國家耕地面積的年均增長速度僅為0.5%,全球2/3糧食增產數量要靠單產提高來實現,而過去幾十年全球糧食單產提高緩慢,預計未來10年 單產增加依然有限。目前,全球糧食總產量在19億~20億噸,全球糧食貿易量在2.3億~2.5億噸。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2006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10538萬公頃,當年糧食平均單產為4.72噸/公頃。據此計算,10年後中國糧食的平均單產須達到5.04噸 /公頃才能滿足需求,即中國糧食單產水平要在10年裡每公頃增加0.32噸。而在過去幾年裡,由於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中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 和總產量有所下降,且三大糧食作物的平均單產均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大幅度增產難度較大。目前,中國小麥年產量為950億公斤,稻穀為1800億公斤,玉 米為1200億公斤。而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總產量和單產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

  馬鈴薯是冬作農業發展中潛力巨大的作物。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耕地面積的近2/3,計12億畝處於冬閒狀態。可以嘗試利用南方冬作區和中原二季作區的冬閒田發展馬鈴薯生產,提高耕地複種指數,變相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起到緩解人地矛盾的作用。

  馬鈴薯單產提高空間巨大

  據中國農科院的專家介紹,如果採用新品種、新工藝,中國馬鈴薯的單產水平可以提高一倍以上,並且商品薯品質改善後價格也會有所提高。

  甘肅省定西市、張掖市等地是馬鈴薯試驗區,從該地區5萬畝核心試驗基地和50萬畝示範區情況看,核心區產量平均達2050公斤/畝,示範區產量平均達1700公斤/畝,分別比項目實施前三年平均增產51.8%和25.9%以上,畝新增產量700公斤和350公斤。

  通過國內主要農作物各種數據比較可以得出,馬鈴薯單產比水稻、玉米、小麥、大豆高出1~3倍,每畝實現的產值馬鈴薯分別比其他主要農作物高出1倍以上。

  中國現有的耕地面積中有60%以上的耕地為旱地,後備耕地資源也多分佈在幹旱少雨的地區。研究表明:以豐水年產量為100%,幾種作物在幹旱 年份的產量分別為:穀子55%,蕎麥57%,春小麥58%,馬鈴薯76%。從營養成分分析,在同等條件下,馬鈴薯的單位面積上蛋白質的產量是小麥的2倍、 稻穀的1.3倍、玉米的1.2倍,所含Vc是蘋果的10倍。此外,馬鈴薯的生育期較短,再生能力強,對風、雹等自然災害有一定的抵抗力,又是很好的救災作 物。因此馬鈴薯較其他作物有更多的比較優勢。

  目前中國馬鈴薯年種植面積在700萬畝以上的地區有貴州、內蒙古、甘肅和雲南;200萬畝以上的地區包括四川、重慶、山西、黑龍江、陝西、湖 北和河北等省市。根據統計數據,西藏和吉林的單產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畝產分別達到3000公斤和2405公斤,但只佔總播種面積的2%;而平均畝產在 1000公斤以下的有陝西、山西、貴州、河北、寧夏、內蒙古和黑龍江等主產省份,佔全國播種面積的49.4%。

  部分緩解生物能源原料匱乏問題

  生物能源產業的興起,加劇了糧食市場供需矛盾。以美國為例,美國總統布什在2007年《國情咨文》中提出,2017年美國至少有350億加侖 的替代燃料。如果350億加侖的乙醇全部用玉米來生產,相當於美國目前玉米總產量的1.5倍。目前美國佔全球玉米出口量60%~70%,未來10年將降至 55%~60%;美國用於飼料的玉米數量佔全部玉米使用量將從目前的50%~60%降至40%~50%。

  「十一五」期間,中國已明確提出,發展燃料乙醇應重點推進不與糧食爭地的非糧食作物如薯類、甜高粱、甘蔗及植物纖維等原料替代。溫家寶總理也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工業用糧,堅決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擴張,違規在建項目必須停建。」

  由於薯類的增產潛力較大,單位面積上乙醇產量增加的潛力也很可觀,這樣就可以做到在不減少糧食供給或不增加耕地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生物能源原料。

  對比來看,玉米一直被認為是生物燃料的重要糧食品種,中國目前玉米平均畝產320公斤,對應的平均畝產乙醇是119公斤,馬鈴薯的平均畝產目 前是1004公斤,對應的平均畝產乙醇是91公斤,兩者之差並不大。從平均最高畝產對應的乙醇來看,馬鈴薯的272公斤乙醇還高於玉米的223公斤。

  真正把「小土豆」辦成「大產業」

  當前中國馬鈴薯產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提高對馬鈴薯產業重要性的認識,真正把「小土豆」辦成「大產業」。

  在全面考慮根據糧食平衡、生產成本和國家財力等因素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的綠箱政策和黃箱政策,國家對馬鈴薯種植和流通進行政策性補貼,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合理健康的產業發展機制。

  這種機制主要是在規劃、種植、品種改良、技術推廣、基地建設和加工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並通過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資金補 貼、低息或無息貸款以及建立產業發展基金或風險投資基金等方式進行扶持。在目前糧食直補、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四補貼」政策環境下,需要 掌握好補貼對象、補貼性質、補貼目標和補貼的方式選擇等問題。特別是要對種薯進行良種補貼。馬鈴薯種薯關係到中國馬鈴薯生產的發展,迫切需要政府積極引導 農民種植優質脫毒種薯。既保證農民的高產、高效,也保證種薯企業的利益,促使中國馬鈴薯種薯產業良性發展。

  另外鑑於中國馬鈴薯產業物流體系尚不發達,每年全國因此而實際損失的馬鈴薯約為總產量的25%~30%。我們建議國家建立適當的以生產企業為 主體的馬鈴薯商業儲備,並依據儲備數量進行相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馬鈴薯物流設施薄弱環節的投入力度,盡快建立馬鈴薯現代物流體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孟剛(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feexplorer 的頭像
    lifeexplorer

    喜樂、光明、空靈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