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葉片染病 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出現針尖大小淡黃色病斑,後擴大為淡紅色突起斑,表皮破裂露出紅褐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夏孢子。下部葉片先發病,漸向上擴展。葉上密生夏 孢子堆後,很快變黃乾枯,似火燒狀。葉柄、托葉、莖、果柄和果殼染病 夏孢子堆與葉上相似,橢圓形,但果殼上數量較少。

病原 Puccinia arachidis Speg.稱落花生柄鏽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我國花生上未見冬孢子。夏孢子近圓形,大小22-34×22-27(μm),橙黃色,表面具小刺,孢子中軸兩側各有一發芽孔。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病在廣東、海南等四季種植花生地區輾轉為害,在自生苗上越冬,翌春為害春花生。北方花生鏽病初侵染來源尚不清楚。夏孢子借風雨形成再侵染。夏孢子萌發溫度11-33℃,最適25-28℃,20-30℃病害潛育期6-15天。春花生早播病輕,秋花生早播則病重。

施氮過多,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排水條件差,發病重。水田花生較旱田病重。高溫、高濕、溫差大利於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
(1)選種抗(耐)病品種 如粵油22、粵油551、汕油3號、恩花1號、紅梅早、戰鬥2號、中花17等。(2)因地制宜調節播期,合理密植,及時中耕除草,做好排水溝、降低田間濕 度。改大畦為小畦。增施磷鉀肥。(3)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病蔓及自生苗。(4)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95%敵鏽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膠體硫150倍液、1:2:200倍式波爾多液、15%三唑醇(羥鏽 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m2用對好的藥液60-75L。噴藥時加入0.2%展著劑(如洗衣粉等)有增效作用。第一次噴藥適期為病株率50%,病葉率5%,病情指數小於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