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酸鹼值測定方法草案
NIEA S410.62C
一、方法概要
將土壤樣品與試劑水混合後,利用電極測定樣品之氫離子濃度指數(pH值)。
二、適用範圍
本方法適用於土壤樣品之 pH 值測定。
三、干擾
-
- 樣品之 pH 值太高或太低均容易造成測定值的誤差,當樣品的pH值大於10時,測定值容易偏低,可用低鈉誤差(Low-sodium-error)電極來降低誤差。樣品之 pH 值小於 1時,則測定值容易偏高。
- 溫度對 pH 測定之影響:pH 計之電極電位輸出隨溫度而改變,可由溫度補償裝置校正之;水解離常數及電解質之離子平衡隨溫度而異,樣品pH值因而改變,故測定時應同時記錄水溫。
- 當電極被雜質披覆時,將造成測定誤差。如電極被油脂類物質披覆而不易沖洗掉,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1. 超音波洗淨機洗淨。
-
2. 用清潔劑洗淨後再用清水沖洗數次,使電極底部三分之一部份浸泡於 1:10 鹽酸溶液中,最後再用水完全潤溼。
3.依製造廠商之指示清洗。
四、設備及材料
-
- pH測定儀:具有自動溫度或手動溫度補償功能,解析度±0.01。
- 電極可使用下列任一種:
-
- 分離式電極:
-
-
- 玻璃電極:量測用電極。
- 參考電極:銀-氯化銀或其他具有固定電位差之參考電極。
- 溫度補償電極:熱電阻、熱電偶或或其它電子式溫度探棒,用以測量溶液溫度以補償因溫度不同而產生的電位差變化。
- 組合式電極(Combination electrodes):由玻璃電極、參考電極及(或)溫度補償電極組合而成,較方便使用,若用固體、膠狀填充材料,可節省電極維護。
-
-
- 燒杯:50 mL。
- 溫度計。
- 分析天平,可精稱至 0.1 g。
- 電磁攪拌器。
五、試劑
-
- 試劑水:去離子蒸餾水,或將導電度小於 2 μmhos/cm 煮沸冷卻後之蒸餾水;每 50 mL 蒸餾水中加一滴飽和氯化鉀(KCl)溶液,所得溶液之 pH 值應在 6.0 ~ 7.0 間。
- 一級標準緩衝溶液:若需要作極端準確之pH測定時,可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簡稱NIST)取得之一級標準鹽類配製,或使用市售之商品溶液。配製這些鹽類之參考溶液需注意一些特別處理方法,如低導電度值的稀釋水、烘箱、完全不含二氧化碳之吹除氣體等,此溶液每月至少需更換一次。
- 二級標準緩衝溶液:可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取得之鹽類配製,或使用市售之商品溶液。市售之商品溶液經與NIST標準溶液比較並確認有效後,可作為例行性使用之溶液。
六、採樣及保存
採集至少 50 g 的樣品,儲存於玻璃或塑膠袋(瓶)(樣品容器必須先用清潔劑、酸及試劑水洗淨),保存期限180天。
七、步驟
-
- pH測定儀校正:
- 依使用之pH測定儀型式及所設定之校正模式選用正確緩衝液。
- 檢查電極狀況是否良好,必要時打開鹽橋封口,再依pH測定儀和附屬設備使用手冊規定進行校正。
- 每組pH測定儀及電極至少需有二點校正,並應涵蓋欲測樣品之pH值,同時二校正點宜相差三個pH值單位以上。
- 當使用高pH值之緩衝溶液時(如pH > 11)時,如欲得到正確pH值,必須控制溶液溫度於25±1℃。
- 市售pH測定儀,依其功能可分為自動溫度補償、手動溫度補償及自動校正或手動校正,其進行步驟如下:
-
-
- 溫度補償:pH測定儀具自動溫度補償功能時,可測定樣品溫度後進行自動溫度補償,惟溫度探棒應定期校正,且結果應符合該pH測定儀之規格;採用手動溫度補償時,則以經校正之溫度計先測定樣品溫度,再調整pH測定儀之溫度補償鈕至該溫度。
-
-
-
- 校正:pH測定儀具自動校正功能時,可依溫度探棒感知之溫度自動校正至該溫度下緩衝液之pH值;手動校正時,則分別調整pH測定儀之零點電位及斜率調整鈕至該溫度下緩衝液之pH值。
- 確認:選擇pH值在校正範圍內之緩衝液進行確認,測值與緩衝液在該溫度下之pH差值不得大於 ± 0.05。
-
-
- 樣品製備及 pH 值測定
- 土壤經風乾過篩處理後,秤取 20 g 之樣品於 50 mL 之燒杯內,加入 20 mL 試劑水蓋上錶玻璃,並且持續攪拌懸浮液 5 分鐘。若含有吸水性的土壤或鹽類等其它複雜基質,可額外加入更多試劑水,並記錄加入之水量。
- 靜置懸浮液約 1 小時,使懸浮液的大部分固體沉澱,必要時利用過濾或離心取得水相層,測定其 pH 值。
- 量測pH值時應注意下述事項:
-
- 確認使用正確的緩衝液。
-
- 注意執行溫度補償及溫度探棒校正。
- 調整電極在架上的位置,使得玻璃電極和參考電極皆浸在樣品的上層液中,若使用組合式電極時,將玻璃圓頭部份浸入樣品的上層液,以建立良好的電導接觸。
- 需均勻緩慢攪拌達到平衡後,再記錄pH值。
- 應記錄零點電位、電極斜率或對等之校正參數。
八、結果處理
檢測結果是以土壤在水中, ℃溫度下pH值表示。並於報告上說明添加之試劑水量。
九、品質管制
(一)需做例行性之重複樣品分析。
(二)在檢測每個樣品之前,電極必須完全沖洗乾淨。
-
(三)pH電極應依照儀器操作手冊之說明來保存及維護。
十、精密度及準確度
良好的 pH 計可得精密度為 ± 0.02 ,準確度為 ± 0.05。某實驗室配製pH= 7.30 之樣品,另分給三十家實驗室分析,所得標準偏差為 ± 0.13 。
十一、參考資料
-
(一)U.S. EPA. 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Solid Waste, Physical/Chemical Methods, Method 9045D “Soil and Waste pH”. Revision 4. November 2004.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