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5 07:12:05



當前,一場「沉默的海嘯」不期而至,這就是世界糧食危機。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 當前,一場「沉默的海嘯」不期而至,這就是世界糧食危機。成因複雜的糧食危機應和著美元危機、資源危機與次貸危機,正對世界經濟乃至國際秩序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求是雜誌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湧文章如是說。

  世界糧食安全的昨與今

  文章稱,中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之說。在遊牧與農業文明時期,饑荒的幽靈如影隨形,大饑荒總是呈週期性爆發。隨著科技進步與工業化,農業生產率不斷提高,世界糧食供給不僅逐步滿足人類基本口糧需求,而且豐年有餘。但是,糧食安全問題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時不時地會有一部分人買不到或買不起所需要的糧食。

  在糧食問題上人類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樂觀論和悲觀論。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即是悲觀論的典型代表。他認為,在沒有阻礙的條件下,人口是以幾何級數增加,而食物只能以算術級數增加。因此,食物緊張狀況將始終存在。但是,樂觀論者卻認為,與石油等礦產資源不同,糧食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加上科技進步,糧食可以無止境地生產出來。鑒於影響糧食生產的客觀、主觀因素在不斷變化,兩種糧食觀也隨著豐產與歉收而週期性交替出現。

  二戰後,世界和平持續,科技進步顯著,經濟增長強勁,世界糧食多年供大於求,糧食形勢明顯改善,悲觀情緒逐漸被樂觀情緒所取代。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世界性幹旱,糧食歉收引發糧食危機。嚴峻的現實把樂觀情緒一掃而光,羅馬俱樂部的著名報告《增長的極限》隨之風行世界。為使人類對糧食問題始終保持正確認識,重視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197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決定,將1945年其成立之日——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由於許多國家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如歐盟實施「共同農業政策」,大力支持糧食生產,世界一度出現糧食過剩。進入90年代後,因氣候等多種要素影響,糧食生產、庫存的不穩定性日益增加,但供應不足和過剩的情況依然交替出現。
 
  近年來,由於世界糧食生產量低於消費量,不足的供給不斷消耗著糧食庫存,導致庫存不斷下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已降至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能滿足50多天世界消費。不過,也有國際糧食專家認為,衡量糧食安全的儲存—消費比率,2006/2007年度為20.7%,預計2007/2008年度為19.2%,均高於18%的安全警戒線,因此斷言當前的糧食危機源於高糧價導致的恐慌,而并非真正的糧食短缺。無論恐慌也好,短缺也罷,世界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已是不爭的事實。2005—2007年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普遍暴漲了一倍,有的地方甚至漲了兩倍,今年以來上漲勢頭更加迅猛。經濟學家使用「農業通脹」新概念,來描述多年未見的農產品持久、普遍、大幅上漲這一現象。

  糧價普漲在越來越多國家激發越來越多的社會不穩定事件。自2007年底以來,墨西哥民眾因玉米價格上漲遊行示威,印尼民眾因創紀錄的黃豆價格上街抗議,巴基斯坦因小麥短缺導致社會騷亂,阿富汗、索馬裡、蘇丹、剛果(金)等國因糧價上漲引發社會動盪,海地政府總理還為此黯然下台。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今年將有36個國家面臨食物短缺。經濟全球化使有錢有糧的發達國家也難以獨善其身,擺脫糧價不斷上漲的困擾。意大利市民遊行示威抗議糧價上漲,美國西部、東北部消費者不滿超市限量購買糧食,日本家庭主婦則四處尋覓蛋糕黃油。

  綜合因素「造就」糧食危機

  文章指出,當前世界糧食危機成因複雜,除了多種供給與需求因素外,還有糧食市場的人為操縱以及民眾的心理預期等。

  糧食供給總體相對穩定,但影響供給穩定的因素不斷增多。首先,經濟全球化、經濟金融化使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日趨聯動。油價上漲導致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價格上漲,相關運輸費用提高,從而抬高食品生產成本與售價。其次,氣候變化儘管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但不應是此次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要因素。氣候或天氣這一變量早已成為農業、糧食市場的一個常量。就世界經驗來看,氣候或天氣導致糧食產量變化的上下幅度不過1%—2%。第三,忽視糧食生產與儲備。農業比較收益較低,糧食種植則更低。因此,在追逐高利潤動機的驅使下,很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忽視糧食生產與儲備。印度擁有亞洲面積最大的耕地,氣候條件優越,「綠色革命」曾使印度在過去很長時間裡糧食自給有餘、儲備充足。但正是由於長年豐衣足食而忽視糧食生產與儲備,導致近年來印度糧食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要。嚴峻的現實使印度政府認識到,糧食生產低迷「已經嚴重威脅到印度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糧食安全甚至比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安全對印度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重要」。

  影響糧食價格波動主要在需求方面,尤其是工業需求。一是基本需求。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中國家的口糧需求增加,尤其是中產階級增多導致消費升級,對肉類食品的消費量增加。研究表明,生產1公斤牛肉大約需要8公斤穀物飼料,即1︰8,豬肉約1︰3,鶏肉約1︰2。膳食結構的改善導致飼料用糧需求膨脹,目前正以平均2100萬噸/年的速度增長。據聯合國統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目前的66億增加到92億。因此,對糧食的基本需求將不斷增加。二是工業需求。人類自身的基本糧食需求是漸進的,但這并非近年來糧價的普遍、持續、大幅上漲甚至是急劇飆升的主要原因。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著名糧食問題專家萊斯特‧布朗指出,美國政府的錯誤能源政策應對此次糧價上漲負責。美國為減少對外石油依賴,大力發展生物能源計劃。按美國目前技術水平,一輛最普通的家用吉普加滿一箱油需耗用200公斤玉米,相當於非洲窮國布基納法索一個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糧。2007年美國所產玉米的25%變成了乙醇;2008年上升到28%,將達到1.14億噸。歐洲每年用於製造生物燃料所耗費的糧食與美國相當。歐美「機器吃糧」相當於5億人的口糧。聯合國官員就此嚴厲抨擊,即使美國產出的所有糧食全部轉化為生物燃料,也僅夠全美18%的汽車所需,因此使用糧食生產燃料是一項「反人類的罪行」。三是投機需求。全球流動性總體過剩將長期持續,龐大的游資不斷追逐有限的資源,導致游資流向哪裡,那裡的資產價格就會出現狂漲。近年來,能源等大宗商品不斷成為國際游資的追逐對象。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導著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早就成為全球糧價的晴雨表。美國金融資本更是近水樓台,金融寡頭早就深謀遠慮,糧食繼石油之後,將成為他們手中的新玩偶。他們利用世界糧食庫存減少、需求增加、氣候變化等議題大肆投機炒作,賺個盆滿缽溢。

  糧食市場的操縱與危機的心理預期。世界糧價上漲與糧食生產、貿易的壟斷關係密切。在糧食產量上,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居壟斷地位,僅美國,糧食年出口量佔全球份額常年穩定在35%左右,其中小麥則高達60%。美國和南美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大豆總產量超過世界大豆產量的90%。目前,世界上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壟斷著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糧食生產潛力也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美國的糧食政策直接影響國際市場糧價的高低。值得注意的是,糧食危機與金融危機一樣有類似的「自我實現」效應,即危機的醞釀、生成到惡化與人們的心理預期密切相關,心理預期的惡化帶來危機的不斷惡化。當生產減少、儲備下降、價格上漲,以及隨之而來的糧食禁運、出口管制、限額購買乃至社會騷亂等負面消息不斷被報道後,人們的恐慌心理就會與日俱增,由此導致爭購與價格不斷上漲的惡性循環,糧食危機也因此不斷升級。

  糧食危機觸及系列危機

  文章稱,有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糧價將會逐步趨於穩定,因為高糧價會引導生產國擴大種植面積,最終拉低價格。但聯合國糧農組織初步預測,糧食高價態勢可能至少持續10年。6月初在意大利召開的世界糧食高峰會議,因為迴避了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生物燃料生產以及跨國糧商市場操縱等關鍵問題,所以眾多發展中國家認為,峰會沒有給世界糧食危機的全面解決帶來契機。

  窮國社會危機。面對糧食危機,窮國及窮人首當其衝。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認為,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窮人食品消費占收入之比最高達75%,食品價格上漲對貧困人口的生活構成沉重打擊。高漲的糧價正使一些貧困國家面臨飢餓威脅,并導致社會動盪,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前景堪憂。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顯示,全球營養不良人口有8.54億,其中僅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就達2.06億。今年以來,喀麥隆、布基納法索、塞內加爾、科特迪瓦等多國相繼發生「糧食騷亂」,造成人員傷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警告,對於那些購買力較弱、難以確保糧食穩定供應的窮國來說,糧食問題很可能引發地緣關係的緊張,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戰爭。

  富國道德危機。此輪世界糧食危機,發達國家難辭其咎。一些發展中國家忽視糧食生產,與發達國家鼓吹自由貿易密切相關。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些產糧國受「比較優勢」的誘惑,將稀缺的耕地轉向種植高收益農產品或工業用地。但是,國際市場是發達國家(金融寡頭)操縱的市場,他們通過不斷高漲的糧價,拿走了窮國在「比較優勢」下獲得的新增收益。富國不斷增加補貼,用種植糧食的土地去種植生物燃料,鼓勵本國的汽車與窮國的百姓爭奪口糧。世界糧食出現危機,一些富國雖承諾增加糧食援助,但只是杯水車薪。與此同時,美國不僅堅持發展「機器吃糧」的生物能源計劃,而且公開指責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繁榮應當對全球食品價格上漲負責。冷戰時期,糧食曾是西方國家應對蘇聯陣營的政治武器。如今,國際社會越來越擔心,發達國家似乎正在還原糧食的政治武器特色,以應對越來越「離心」的發展中國家和迅速崛起的新興大國。

  國際秩序危機。世界糧食危機表面是市場供求緊張引發的價格危機,實質反映的是美國主導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危機。不久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指責,全球糧價上漲體現了「資本主義體系曆史性的潰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糧價危機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使國際社會過去7年裡的脫貧努力毀於一旦。面對世界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心有餘而力不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也只能基於人道主義立場進行口頭呼籲;世界貿易組織的「多哈回合」(其中心議題正在於農業補貼)久拖不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七國集團」的國際經濟協調早就力不從心,不斷需要新興大國協助。諸多跡象顯示,國際多邊機制正陷入危機,區域與雙邊合作由此興起。

  當然,問題并不都是悲觀的。為應對世界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態勢,近來歐盟決定從改革歐盟共同農業政策著手,取消先前對生產不必要的限制;西非經濟貨幣聯盟表示,將採取聯合行動,大力資助西非地區的農業項目,維護地區糧食安全;東南非共同市場也呼籲成員國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增加糧食產量,等等。糧食危機會促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戰略高度關注糧食安全,通過挖潛革新增加糧食生產與儲備,完善流通、配送體系,從而使未來的糧食安全更有保障。儘管國際多邊體製麵臨危機,但區域與雙邊合作在糧食危機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糧食外交」日趨活躍。所有這些,都有利於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