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論是為了美觀或健康,減肥始終是不退燒的熱門話題。由於取得方便,喝豆漿來減肥,近來在形形色色的各式減肥法中備受矚目。「豆漿減肥法」真有什麼科學根據嗎?






首先要瞭解,為什麼會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呢?除了遺傳或疾病所導致之外,主因在於熱量的攝取多於消耗。產生這種「熱量不平衡」現象的原因,包括飲食攝取量、活動量,與新陳代謝率。簡單來講,俗話說要少吃、多動,實在就是減重的真理。進一步探討:無數研究都指出:在這三大因素中,飲食型態和肥胖形成的關係最密切。






不健康且攝取過多熱量的飲食內容,本就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現代人常見富貴病的元凶;外食更增加了想藉由管制熱量攝取來減重的難度。而人體本就需要熱量與各種營養素來維持運作與健康,因此任何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為減重者設計的菜單,都必須先考慮健康因素。一般來講,最佳的方法是:在符合每日基本熱量攝取標準(男性約1,500大卡、女性約1,200大卡)的原則下,增加蛋白質與纖維素的補充,並減少糖分與脂肪的攝取。






基於上述理論,黃豆與黃豆製品格外受到重視是有道理的。除了黃豆本身富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外,黃豆胜肽也能提高身體褐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tissue)的「產熱效應」(thermic response)──經由分解、代謝脂肪組織來降低體重。






台北醫學大學謝明哲教授曾進行實驗,將輕度與中度肥胖者分為兩組,分別提供傳統低熱量飲食與黃豆低熱量飲食。八週後,兩者均具減重成效,但在降低體脂肪百分比上,使用黃豆低熱量飲食這一組減少了2.2%,比起使用傳統低熱量飲食者的1.4%,成效更為顯著。






黃豆製品中,液體型態的豆漿,格外具有能帶來飽足感的作用。但一般坊間豆漿,由於消費者無法掌控品質、添加物或製作流程,未必能具有既減重,更喝出營養的功效。因此,建議消費者不妨就近在便利商店選擇標示健康食品認證,或標榜低糖、無糖的盒裝豆漿,對健康更有保障。此外,標榜「高纖」的豆漿產品,除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外,還添加了膳食纖維成份,可促進腸胃蠕動並增加飽足感;更不必擔心攝取過量糖份的問題。想施行可兼顧減重與健康的豆漿減肥法的朋友,不妨一試。




、生物活性胜肽的產生:
(一) 酵素法與化學法水解:
酸水解(Acid hydrolysis)與酵素水解(Enzymatic hydrolysis),係通常採用的兩種黃豆胜肽產生方法。前者較為簡單而價廉,但不易掌控胺基酸受損,然而後者則較易控制,反應緩和而不致損傷胺基酸。因此,酵素水解法,係最常用以生產生物活性食品級黃豆胜肽(Food-grade soy peptide)。於此,採用適當的酵素乃重要關鍵,以利生產高品質黃豆胜肽。蛋白分解酵素(Proteinase or endopeptidase),諸如胰蛋白酶(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胃蛋白酶(Pepsin)、木瓜酶(Papain)、胰酶(Pancreatin)、蛋白酶(Proteinase K)等均是。
- 6 -
(二) 發酵法水解:
發酵係為產生胜肽的有效方法。生物活性胜肽可經由發酵食品的微生物活性而產生。發酵黃豆食品,諸如所提及的味噌、納豆、醬油等,均含有生物活性胜肽。
(三) 化學合成法(Chemical synthesis):
雖然可有效大規模合成胜肽,但其成本昂貴而受限。






2008-12-07 01:51:13 補充

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cHMaCT0Cd24J:life.edu.tw/homepage/091/others/20071214/session.doc+%E9%BB%83%E8%B1%86%E8%83%9C%E8%82%BD&hl=zh-TW&ct=clnk&cd=31&gl=tw

2008-12-07 01:54:09 補充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約占三五%左右,幾乎是牛肉的兩倍。

植物性蛋白質一般被認為營養價值不如動物性蛋白質,但黃豆卻是個例外。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其中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九種胺基酸稱為「必須胺基酸」──必須胺基酸的含量是否足以促進生長和維持健康,是評估蛋白質營養價值高低的方法之一。

2008-12-07 01:54:42 補充

黃豆含有完整的必需胺基酸,被視為和蛋、魚、瘦肉等食物一樣,是高生理價值的完全蛋白大豆蛋白質接近動物性蛋白質,過去因為老鼠實驗結果而誤認為大豆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不足,其實老鼠體表布滿了毛,所以需要較多的含硫胺基酸,但人類和老鼠不同,需要自然也不能直接比較。此外,運用新的胺基酸校正法也發現,大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並不遜色。

除了能取代動物性蛋白質,黃豆及肉類最大的差異是:黃豆的卡洛里只有牛肉的一半,而且完全沒有牛肉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具有零膽固醇的優點

2008-12-07 01:55:02 補充

例如據流行病學統計,日本東北部黃豆消費較高的地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相對較低。陳俊榮表示,「近年來,大豆蛋白的降膽固醇效果受到重視。」根據肯達基大學Prof. James Anderson一九九五年的研究及近年來其他研究報告綜合結果顯示,每天二十五公克黃豆蛋白可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含量的六%。近年來,關於黃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報告超過三百篇,黃豆含有特殊胺基酸可促進膽固醇排泄。一九九九年十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允許標示黃豆的健康訴求為:「每天使用二十五公克的大豆蛋白,且膳食中含低量飽和油脂及膽固醇,即可減少心臟病的危險性。」

2008-12-07 01:55:19 補充

自九○年代中期,歐美國家民眾已逐漸認識了黃豆的健康價值,FDA的許可更加速各類黃豆食品的發展

根據學者的研究,黃豆蛋白還能延緩腎衰竭的進行。在動物實驗中模擬腎衰竭模式(切除實驗動物一邊的腎臟),分別以黃豆蛋白及動物性蛋白餵養,結果前者無論在血液生化檢驗及病理切片均發現具延緩腎衰竭進行的效果,和後者相較,達顯著差異。

此外,動物實驗也發現,它能抑制血管收縮素的生成,進而減少先天性高血壓老鼠的血壓上升,有調節血壓的作用。

2008-12-07 01:55:37 補充

異黃酮

異黃酮(isoflavones)廣泛存在植物中,但以黃豆含量最豐富,陳俊榮表示,大豆中約含有○.三%的異黃酮,以genistein成分為主,結構類似女性荷爾蒙estrogen,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稱

異黃酮是一種抗氧化劑,目前認為有助預防癌症、維持骨密度。

2008-12-07 01:55:45 補充

美國癌症學會認為,黃豆異黃酮具有與Tamoxifen(一種抗癌藥劑)類似的抗癌作用,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亞洲人乳癌、大腸癌罹患率較低,被認為與經常食用黃豆食品有關,常吃黃豆食品的歐美女性乳癌罹患率也顯然偏低。

據體外試驗,黃豆異黃酮的主要成分genistein可抑制睪脂酮,抑制攝護腺癌細胞增生,並降低其轉移;在老鼠實驗中,可降低腫瘤增生大約五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