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平民大善人」的報導就會出現在媒 體上。這樣的新聞在近幾年出現新版:本地善人也開始出現在國際版面。曾經一度被媒體追著跑的陳樹菊女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日前,媒體報導美國富比世雜 誌評選亞洲行善的模範,更挾著「外國月亮圓」的形象,昭告大眾:行善奉獻是潮流。

這種觀點,幾乎是現代版的「指鹿為馬」。一個應該具有負面指標意義的現象,被描述成一個正面的訊息。

「大 善人」的出現,背景在於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健全。最明顯的例子是教育,百餘年前「武訓興學」的故事,在今日看來突兀,原因就在於整體社會制度對於教育普及所 做的努力。個人當然有發揮愛心、行善的自由意志,但是,行善的發揮點,原本應該被視為社會制度缺陷的指標,今日今時,我們卻把它看成是單純的「愛心」,忘 了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缺憾危難,需要小市民的愛心來彌補。

結果是,政府遮遮掩掩的表揚陳樹菊之類的行善模範,卻絲毫未見到檢討社會福利制度的跡象,似乎是有意以私人的行善,來彌補社會制度的缺失,而規避政府應有的職責。

更特別的是,我們以華人社會對於「行善」的認知,投射在國際領域,以為這是世界潮流,某些人,甚至將這種論述搭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怪論。

這 種怪論完全不顧歷史經驗。西方在這一波重視社會福利,甚至重視個人的行善、奉獻,其實是在為資本家、政治人物,在30年前推動市場自由化的錯誤決策收拾殘 局。當年,官、資聯手,鼓吹國家退出、把一切交給市場。各種宛如洗腦的論述,撲天蓋地席捲而來,基本的要旨就是:1980年代的政府所做的事情,都應該讓 位給商人,只要透過自由經濟,就連醫療、教育、退休老人、自來水,都可以在資本主義的市場中尋找到更好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市場比政府作得更好、更便宜。

我 們今天所熟知的許多私有化(民營化)案例,都是30年前那一波潮流的產物。但是,30年後,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卻會發現,商人其實不太懂得要如何操作 這樣一個大範圍的領域,於是,在世界各地都發現社會福利制度退場後的缺陷。但是,千瘡百孔出現後,先是資本家無力處理,接著,就是一陣亂搞,然後,商人把 問題丟回給公部門,造成政治人物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去年美國要解決健保亂象時,出現的各種討論,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是西方資本家的形象負 債,他們用30年時間證明了自己的能耐極限,如果把眼光放到10年、20年後,這其實是商人介入公共事務的「結界」。對於資本家而言,挽救負面形象的作 法,只能是舊酒換新瓶,於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論述上場,甚至,所謂的「社會企業」也悄悄展開,為資本家重新介入政治領域、公共議題,從事試探水溫的動 作。

本地不察,總以國外馬首是瞻,看到財經雜誌也開始把「行善」進行排名,就以為世界真的在醞釀一股新趨勢。完全忽略了,對於西方商人而 言,這是一個全面性的公關形象塑造工程,目的是要人們遺忘當前社會問題的歷史根源,政治人物則是期望藉著企業,甚至個人的主動行善,來舒緩社會福利的壓 力。

有行善,當然是因為有弱勢存在。弱勢何以存在?通常是因為有結構性的因素,還有歷史的背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