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黃帝內經》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醫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發端於這部兩千多年前的偉大經典,因此,對《黃帝內經》(《靈 樞》、《素問》)的研究,歷代不乏其人。

從文獻學的角度,用音韻、文字、訓詁、註釋等方法整理《黃帝內經》,確定其內容的可靠性,是開展各 種《內經》研究課題的基礎。今人熟知的唐代醫家王冰對《黃帝內經素問》的註釋,宋代史崧對《黃帝內經靈樞》的校訂,均對《內經》的流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王冰在整理《素問》時作了不少移補添改,史崧亦在《靈樞》幾近失傳時才將「家藏孤本」整理問世,因此,後人往往對今本《內經》中某些內容的可靠性提 出質疑。

所幸的是,尚有《黃帝內經太素》一書。此書作者為楊上善,他於唐代初葉將《黃帝內經》(《靈樞》、《素問》)經文重新分類加注,釐 為三十捲,刊刻於世,名之為《黃帝內經太素》。該書雖然將《靈樞》、《素問》中的經文進行了分類,但是其中幾乎包括了唐代所存《黃帝內經》的全部內容,而 且對原書文字未加改動,因此是研究《黃帝內經》的可靠資料。宋代著名學者林億在校正《素問》、《甲乙經》、《脈經》等醫書時,便多借重此書,對其評價甚 高。可惜的是,《太素》一書流傳不廣,自南宋以後國內幾乎無人睹其真面目。

到明、清之季,學術界便大都視之為佚書了。清光緒中葉,出現了奇 蹟!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員楊守敬(字惺吾)發現日本尚存仁和寺所藏仁和三年(相當於中國唐代光啟三年,即公元887年)舊抄卷子本!雖然殘缺七

卷, 楊氏仍如獲異珍,遂影寫攜歸。仁和寺舊抄卷子本《黃帝內經太素》的再度問世,在國內醫學界立即引起了轟動,此後,國內翻刻的《太素》不斷問世,流傳漸廣, 研究之風日盛。然而,由於當時科技水平所限,無法出版影印本,所以原來就殘缺的舊抄本越傳越誤,數十年間終無善本問世。

晚清學者蕭延平精通 儒學,擅長醫理,《黃帝內經》「不去手者數十年」,對這部醫典十分重視。他見到失而復出的《黃帝內經太素》之後,奮編摩之志,廣取《靈樞》、《素問》、 《甲乙經》、《寒傷論》、《巢氏病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醫心方》諸書,對《太素》進行了多年考校,終於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撰成 《黃帝內經太素》校正本,並刊刻於世。該書字斟句酌,旁徵博引,洋洋四十餘萬言,成為當時國內最完備、最精審的版本。蕭氏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系統整理《黃 帝內經太素》,對中醫經典研究功莫大焉。雖然蕭氏校正的《太素》在學術界具有不可爭議的權威性,但是其中闕佚達七卷之多,終為國內學者心中一大憾事。近年 中日兩國學術交往漸多,久聞日本國內又發現了仁和寺本《太素》原缺的第16、第21兩卷及第22卷中的《九刺》、《十二刺》二篇,國內中醫學者對此十分關 注。1979年,中醫研究院王雪苔先生赴日本考察,得到日本「盛文堂漢方醫書頒佈會」1971年據仁和寺本重印之《黃帝內經太素》一帙,其中便包括了國內 佚缺的卷16、卷21及卷22中的兩篇。次年,雪苔先生將此三卷抽出影印,名之為《殘卷復刻黃帝內經太素》,作為內部資料在中醫界公開,為國內學者研究 《太素》提供了寶貴資料。

前幾年,王洪圖教授有幸得到日本友人小曾戶丈夫先生所贈《黃帝內經太素》影印本。

該書為小曾戶丈夫 監修、永田忠子模寫(即照像影印。),其原書便是著名的仁和寺本《太素》,版本價值非常高,可謂現存各版《太素》中的極品。欣喜之餘,我們立即用此書與蕭 本《太素》進行了初步對勘,發現不僅可補第16、第21、第22等卷缺佚,而且尚可補第3、第8、第10、第12、第14、第29等卷中的大量佚文。為了 讓更多的中醫界同仁及中醫愛好者看到現存內容最全的新版《太素》,我們對蕭本進行了全面重校和增補,以期有裨於中醫學術的研究與發展。

現將 本次增補點校的體例及所做工作簡述如下:

1.本次增補點校《黃帝內經太素》以蕭延平民國十三年刻本(簡稱「蕭本」)為藍本,以小曾戶丈夫監 修,日本築地書館影印之仁和寺卷子本(簡稱「仁和寺本」)為主校本,參校以王雪苔先生據1971年日本盛文堂漢方醫書頒佈會重刻本節選影印的《殘卷復刻黃 帝內經太素》(簡稱「盛文堂本」)及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年鉛印本《黃帝內經太素》(簡稱「人衛本」)。為省文,本書在「腳註」、「

編者 按」中引用上述著作時,均用簡稱,請讀者注意。

2.凡蕭延平原書未收,本次所增補之內容,均以今本《黃帝內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6年影印明代顧從德本)、《靈樞經》(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趙府居敬堂刊本)加以校勘,有些章節還參校以《針灸甲乙經》(人民衛生出版 社1956年影印明代《醫統正脈》本)。凡增校之處,均依蕭氏體例於各節後加「

編者按」予以說明。為節省文字,上三書分別簡稱《靈樞》、 《素問》、《甲乙經》等。

3.凡書中所佚之字,均以「□」標示,每個「□」表示一個漢字;遇書中佚文字數不詳者,則以「□……□」表示。

4. 凡本次校點所發現的問題、疑點或必須說明之處,一般加腳註予以說明。原人衛本《黃帝內經太素》腳註較多,且多精闢之解,凡採用者均註明「人衛本注曰」字 樣。

5.本書未按經文分段,凡遇楊上善加注之處,均另起一段,蕭延平所加「平按」則附於楊注之後(前空一格);凡蕭延平於經文中所加「平 按」,其間無楊氏注文者,則以「[]」括之,不另分段。

6.為便於閱讀,全書改豎排為橫排,重新標點;凡經文一律用黑體字排印,凡楊上善注 文、「平按」及「

編者按」,均以宋體字排印,以示區別。

7.全書儘量採用標準簡化字,如:藏(髒)、府(腑)、迴(回)、閒 (間)、恠(怪)等繁體字、異體字、通假字,均徑改為簡化字,不再作校注。但是,某些字蕭氏在按語中經常與《靈樞》、《素問》等書互校,如痠(酸)、員 (圓)、悗(悶)、歐(嘔)、俛(俯)、豪(毫)、俠(挾)、掖(腋)、兌(銳)、□(癃)、膈(隔、鬲)、癕(癰)、齊(劑)等等,為了不刪除蕭氏原 注,保持其原貌,此類字均未改;有些字蕭氏偶一為注,則蕭氏註釋者用原字,未涉及者則徑改,如徧(遍)、齧(齧)、齊(臍)、支(肢)、放(仿)、緻 (致)等,不另加註釋。

8.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黃帝內經太素》衍「之」字處甚多,如「五也」作「五也之」;「道之生也」作「道之生也 之」;「善惡也」作「善惡之也」等,一般均徑刪,不另加註釋。

卷第一攝生之一(佚)

卷第一題目佚,今據第二卷題目「攝生之二」,謹擬作「攝生之一」。

卷第二攝生之二(卷末缺)

順養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不至邪僻」,見《靈樞》卷六第二十九《師傳篇》;自「夫治民」至「不致邪僻」,見《甲乙經》卷六第二。自「久視傷血」至「久所 病也」,見《靈樞》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針論》,又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自「春三月」至末,見《素問》卷一第二《四氣②調神大論》,又見 《甲乙經》卷一第二。

②「四氣」,蕭本誤作「四時」,今據《素問》改。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 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

先師心藏,比斲輪之巧,不可□□,遂不著於方也。又上古未有文著□□□暮代也,非文不傳, 故請方傳之,藏而則之。

平按:「有所心藏」,「所」字原缺;「之,則而行」四字原缺。謹依《靈樞》補入。注「斲輪之巧」,袁刻「巧」誤作 「功」;「不可」下,原缺二字;「暮代」上,原缺三字。袁刻不缺。謹依原鈔,以存真相。

上以治民,下以治身,

先 人後己,大聖之情也。

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

理國之意。

子 孫無憂,

理家之意。

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言 其益遠。

平按:「終時」,別本作「終始」。

岐伯曰:遠乎哉問!夫治民與治自,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 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也,夫唯順而已矣。

人之與己、彼此、大小①、國家②八者,守之取全,循之取美,須順道德陰陽物 理,故順之者吉,逆之者凶,斯乃天之道。

平按:「岐」,《素問》、《靈樞》均作「歧」,下同,不再舉。「治自」,別本作「治身」,《靈 樞》、《甲乙經》均作「自治」。

①「大小」,仁和寺本作「少大」,「少」字旁註一「小」字。

②「國家」,仁和寺本作「家 國」。

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非獨陰陽之道、十二經 脈、營衛之氣有逆有順,百姓之情皆不可逆,是以順之有吉也,故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也。志,願也。

黃帝曰:順之奈何? 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

夫為國為家為身之道,各有其理,不循其理而欲正之身者,未之有 也。所以並須問者,欲各知其理而順之也。俗、諱、禮、便,人之理也;陰陽四時,天地之理也;存生之道,闕一不可,故常問之也。便,宜也。謂問病人寒熱等 病,量其所宜,隨順調之,故問所便者也。

平按:自上節「順者」至本節「岐伯曰」,《甲乙經》無此文。注「其理」,二「理」字袁刻均作 「禮」;「所便」下,原鈔本有「者」字,袁刻無。

黃帝曰:便病人奈何?

言何方而知其所便 也。

平按:《甲乙經》「病」下無「人」字。

岐伯曰:夫人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中, 腸胃中也。腸胃中熱,多消飲食,即消癉病也。癉,熱也,音丹。熱中宜以寒調,寒中宜以熱調,解其便也。

平按:「夫人」,「人」字《靈樞》、 《甲乙經》均無。注「癉病」下原有「也」字,「寒調」上原有「以」字,袁刻均無,謹依原鈔本補入。

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 善飢,臍以上皮熱;

自此以下,廣言熱中、寒中之狀。胃中熱以消谷,虛以喜飢,胃在臍上,胃中食氣上薰,故皮熱也。

腸 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

陽上陰下,胃熱腸冷,自是常理。今胃中雖熱,不可過熱,過熱乖常。腸中雖冷,不可不和,不 和則多熱出黃。腸冷多熱不通,故臍下皮寒也。

平按:「糜」下,《甲乙經》有「色」字。「臍」,《靈樞》、《甲乙經》均作「臍」,上同。

胃 中寒則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洩。

 叱鄰反,張起 也。飧,音孫,謂食不消,下洩如水和飯也。冷氣不下,故多脹。腸中冷而氣轉,故腸鳴也。

平按:「□」,《靈樞》作「腹」;《甲乙經》作 「填」。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且洩;

以上腸胃俱熱俱寒,此乃胃寒腸熱俱下時也。脹是胃 寒,洩是腸熱,腸中不可熱,令熱則腸中不和,故脹且洩也。

平按:「脹」下,《靈樞》有「而」字。注「令熱」,袁刻作「今熱」。

胃 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少腹痛。

此胃熱腸寒俱時,胃熱故疾飢,腸寒故腹痛也。

平按:「痛」下,《靈樞》、 《甲乙經》均有「脹」字。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 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胃中常熱,故欲滄滄而飲,腸中恆冷,故欲灼灼而食,寒熱乖和則 損於性命。若從欲則加病,逆志則生怒,二者不兼,故以先為問也。

平按:「寒飲」,《靈樞》作「飢」。

岐伯 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馭,語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令者乎?

正可 逆志以取其所樂,不可順欲而致其所苦,故以道語之,無理不聽也。

平按:《靈樞》「馭」作「敗」;「其道」作「其善」;「示以其所便」作「道 之以其所便」;「聽令者乎」作「聽者乎」。注「理」字疑衍,袁刻無。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本,謂根與本也。標,末也,方昭反,謂枝與葉也。春夏之時,萬物之氣上升,在標;秋冬之時,萬 物之氣下流,在本。候病所在,以行療法,故春夏取標,秋冬取本也。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謂 適於口則害於身,違其心而利於體者,奈何?

平按:《甲乙經》「相逆」作「先逆」。

岐伯曰:便此者,食飲衣 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淒淒,暑無出汗,食飲者熱毋灼灼,寒毋滄滄。

滄滄,寒也,音倉。寒無淒等,謂調衣服也;熱毋灼等, 謂調食飲也。皆逆其所便也。

平按:「淒淒」《靈樞》、《甲乙經》均作「淒滄」。

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 邪僻。

五臟之中和適,則其真氣內守,外邪不入,病無由生。

平按:「將持」《甲乙經》作「搏持」。

久 視傷血,

夫為勞者,必內有所損,然後血等有傷。役心注目於色,久則傷心,心主於血,故久視傷血。

平按:注 「役心」,「役」字別本作「侵」。

久臥傷氣,

人臥則肺氣出難,故久臥傷肺,肺傷則氣傷 也。

久坐傷肉,

人久靜坐,脾則不動,不動不使,故久坐傷脾,脾傷則肉傷也。

久 立傷骨,

人之久立,則腰腎勞損,腎以主骨,故骨髓傷也。

久行傷筋,此久所病也。①

人 之久行,則肝膽勞損,肝傷則筋傷也。

平按:「此久所病也」《靈樞》作「此五久勞所病也」。

①「此久所病也」,蕭本另起一段, 今據仁和寺本改。

春三月,此謂發陳,

陳,舊也。言春三月,草木舊根、舊子皆發生也。

天 地俱生,萬物以榮,

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資之以氣。德之與氣俱能生也,物因德氣,英華開發也。

夜 臥蚤起,

春之三月主膽,肝之腑足少陽用事,陰消陽息。故養陽者,至夜則臥,順陰消也。「蚤」字,古「早」字。旦而起,順 陽息也。

平按:「蚤」,《素問》、《巢氏病源》均作「早」。注「主膽,肝之腑」袁刻作「主肝,膽之腑」。謹按:「主膽」二字為句,「肝之 腑」三字為句,膽為足少陽經,與足厥陰經肝經為表裡,於義既足,玩下文「小腸,心之腑」注自明。

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 志生,

廣步於庭,勞以使志也。被發緩形,逸以使志也。勞逸處中,和而生也。故其和者,是以內攝生者也。

生 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養生之道也。

生、予、賞者,順少陽也;殺、奪、罰者②逆少陽也。故順、成、 和,則外攝生也。內外和順,春之應也。斯之順者,為身為國養生道也。

平按:《素問》「應」下無「也」

②「者」字後,仁和寺本 衍一「也」字。

逆則傷於肝,夏為寒為變,奉生長者少。

肝氣在春,故晚臥形晚起,逸體急 形,殺奪罰者,皆逆少陽也。故其為身者,逆即傷肝,夏為傷寒熱病變也。其為國也,霜雹風寒災害變也。春時內外傷者,奉夏生長之道不足也。

平 按:《素問》「逆則傷於肝」作「逆之則傷肝」;「夏為寒為變」作「夏為寒變」;

「奉」下無「生」字。《巢氏病源》「夏」字下有「變」字, 「寒」下無「為變」二字。注「晚臥」下「形」字,恐衍文,袁刻無。

夏三月,此謂蕃秀,

蕃, 伐元反,茂也。夏三月時,萬物蕃滋茂秀,增長者也。

天地氣交,萬物英實,

陰陽氣和,故物 英華而盛實也。

平按:《素問》「英」作「華」。

晚臥蚤起,

夏之三月主小 腸,心之腑手太陽用事,陰虛陽盈。故養陽者,多起少臥也。晚臥以順陰虛,蚤起以順陽盈實也。

平按:《素問》「晚」作「夜」。

無 厭於日,使志無怒,

日者為陽,故不可厭之。怒者為陰,故使志無怒之。

使英成秀,使氣得 洩,

使物華皆得秀長,使身開腠氣得通洩也。

平按:《素問》「英」上有「華」字,「洩」作「洩」,下同,不 再舉。

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也,養生之道也。

內者為陰,外者為陽,諸有所愛,皆欲在 陽,此之行者,應太陽之氣,養生之道也。

平按:《素問》「應」下無「也」字;「生」作「長」。《巢氏病源》同。

逆 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蚤臥晚起,厭日生怒,傷英不秀,壅氣在內,皆逆太陽氣也。故夏為逆者,則傷 乎心,秋為痎瘧,奉秋收之道不足,得冬之氣,成熱中病重也。

平按:《素問》「奉」上無「則」字。《巢氏病源》無「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二 句。

秋三月,此謂容平,

夏氣盛長,至秋也,不盛不長,以結其實,故曰容平也。

天 氣以急,地氣以明,

天氣急者,風清氣涼也;地氣明者,山川景淨也。

蚤臥蚤起,與雞俱興,

秋 之三月,主肺臟,手太陰用事,陽消陰息。故養陰者與雞俱臥,順陰息也;與雞俱起,順陽消也。

使志安寧,以緩秋形,

春 之緩者,緩於緊急;秋之緩者,緩於滋盛。故寧志以緩形。

平按:《素問》「形」作「刑」。

收斂神氣,使秋氣 平,

夏日之時,神氣洪散,故收斂順秋之氣,使之和平也。

平按:注「洪」,袁刻作「渙」。

無 外其志,使肺氣精,此秋氣之應也,養收之道也。

攝志存陰,使肺氣之無雜,此應秋氣,養陰之道也。

平按: 《素問》「精」作「清」;「應」下無「也」字。《巢氏病源》同。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則奉養者少。

晚 臥晚起,志不寧者,秋時以逆太陰氣,秋即傷肺,至冬飧洩,奉冬養之道少也。

平按:《素問》「奉養」作「奉藏」。《巢氏病源》無「則奉養者 少」句。

冬三月,此謂氣閉藏,

陰氣外閉,陽氣內藏。

平按:《素問》無 「氣」字。《巢氏病源》同。

水冰地坼,

敕白反,分也。

毋 擾於陽,

言居陰分,故毋擾陽。

平按:「於」《素問》作「乎」。

蚤臥晚起,

冬 之三月,主腎臟,足少陰用事,陽虛陰盈。故養陰者,多臥少起。蚤臥順陽虛,晚起順陰盈也。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

伏 匿,靜也。臥盡陰分,使志靜也。

平按:《素問》「匿」上有「若」字。

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溫,

言 十一月,陰去陽來,故養陰者,凡有私意,諸有所得,與陰俱去,順陽而來,無相擾也。

平按:「有德」《素問》、《巢氏病源》均作「有得」,玩 本注亦作「得」,恐系傳寫之訛。

毋洩皮膚,使氣不極,此冬氣之應也,養藏之道也。

閉諸腠 理,使氣不洩極也,斯之行者,應冬腎氣,養陰之道也。

平按:《素問》「不極」作「亟奪」。

逆之則傷腎,春為 痿厥,則奉生少也。

早起晚臥,不待日光,志氣外洩,冬為逆者,傷腎痿厥,奉春養生之道少也。痿厥,不能行也,一曰偏枯 也,於危反。

平按:《素問》「則奉生少也」作「奉生者少」。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

天 道之氣,清虛不可見,安靜不可為,故得三光七耀光明者也。玄元皇帝曰:虛靜者,天之明也。

平按:「靜」,顧本《素問》作「淨」,趙府本仍作 「靜」。

藏德不上故不下。

天設日月,列星辰,張四時,調陰陽,日以曝之,夜以息之,風以 干之,雨露濡之。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物長;其所殺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謂天道藏德不上故不下者也。聖人像之,其起福也,不見其所以而福起;其除禍 也,不見其所由而禍除。則聖人藏德不上故不下也。玄元皇帝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其事也。

平按:《素問》「上」作「止」。新校正云: 「別本亦作上。」

上下則日月不明,

君上情在,於己有私,修德遂不為德。玄元皇①帝曰:下 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君之無德,則令日月薄蝕,三光不明也。

平按:《素問》「上下」作「天明」。

邪害空竅,

空 竅,謂三百六十五穴也。君不修德和陽氣者,則疵癘賊風,入人空竅,傷害人也。

陽氣閉塞,地氣冒明,

陽 氣失和,故令陰氣冒復三光。

平按:兩「氣」字下,《素問》均有「者」字。

雲露不精,則上應甘露不下,

陰 氣失和,致令雲露無潤澤之精,無德應天,遂使甘露不降,陰陽不和也。言白露者,恐後代字誤也。

平按:《素問》「雲露」作「雲霧」;「甘露」 作「白露」。

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

陰陽不得交通,則一中分命,無由布表生於萬物,德 澤不露,故曰不施也。

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發,風雨不節,甘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乃 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盜誇之君,德不施布,禍及昆蟲,災延草木,其有八種:一者名木多死,謂名好草木不黃而落;二者惡氣 發,謂毒氣疵癘流行於國;三者風雨不節,謂風不時而起,雲不族而雨;四者甘露不下,謂和液無施。「菀槁」當為「宛槁」。宛,痿死。槁,枯也,於阮反。陳根 舊枝死不榮茂。五者,賊風數至,謂風從衝上來,破屋折木,先有虛者被克而死。六者,暴雨數起,謂驟疾之雨,傷諸苗稼。七者天地四時不相保,謂陰陽乖繆,寒 暑無節。八者,失道未央絕滅。未央者,久也。言盜誇之君,絕滅方久也。

平按:《素問》「惡氣發」作「惡氣不發」;「甘露」作「白露」;「乃 道」作「與道」。

唯聖人順之,故身無奇疾,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唯聖人順天,藏德不止, 故有三德:一者,身無奇疾,奇異邪氣不及於身也;二者,萬物不失,澤及昆蟲,恩沾草木,各得生長也;三者,生氣不竭。生氣,和氣也。和氣不竭,致令雲露精 潤,甘露時降也。

平按:《素問》「順」作「從」;「疾」作「病」。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而肝氣內變。

少 陽,足少陽膽腑脈,為外也。肝臟為陰,在內也。故腑氣不生,髒氣變也。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太 陽,手太陽小腸腑脈,在外也。心臟為陰,居內也。故腑氣不生,髒氣內洞。洞,疾流洩也。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漏。

太 陰,手太陰肺之脈也。腠理毫毛受邪,入於經絡,則脈不收聚,深入至髒,故肺氣焦漏。焦,熱也。漏,洩也。

平按:「焦漏」《素問》作「焦 滿」。新校正云:「焦滿,全元起本作進滿,《甲乙經》、《太素》作焦滿。」玩本註:焦,熱也。漏,洩也。若作「滿」,於「洩」字義不合,仍從原鈔本作「焦 漏」為是。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濁沉。

少陰,足少陰腎之脈也。少陰受 邪,不藏能靜,深入至藏,故腎氣濁沉,不能營也。

平按:「濁沉」《素問》作「獨沉」。新校正云:「詳獨沉《太素》作沉濁。」與此亦異。《甲 乙經》作「濁沉」,同此。

失四時陰陽者,失萬物之根也。

陰陽四時,萬物之本也。人君違其 本,故萬物失其根。

平按:《素問》作:「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 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聖人與萬物俱浮,即春夏養陽也;與萬物俱沉,即秋冬養陰也。與萬物沉浮以為養者,志在生 長之門也。

平按:「順」《素問》作「從」,下同。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

逆 四時之根者,則伐陰陽之本也,壞至真之道也。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順之則奇疾不起,是 謂得道。

陰為萬物終始之本也,陽為萬物始生之源也。逆之則災害生,入於死地也;順之則奇疾除,得長生之道也。

平 按:《甲乙經》無「四時」二字。《素問》「奇疾」作「苛疾」。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聖 人得道之言,行之於身,寶之於心腑也;愚者得道之章,佩之於衣裳,寶之於名利也。

順陰陽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 亂。

生死在身,理亂在國。

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不順四 時之養身,內有關格之病也。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形而後藥之,亂成而後治之,譬 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亦不晚乎!

身病國亂,未有毫微而行道者,古之聖人也。病亂已微而散之者,賢人之道也。病亂已成而 後理之者,眾人之失也,理之無益,故以穿井鑄兵無救之失以譬之也。

平按:《素問》「病已成」下無「形」字;「亂」下有「已」字;「鑄兵」作 「鑄錐」,「亦不晚乎」作「不亦晚乎」。

六氣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六第三十《決氣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二。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 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願聞何謂精?

一氣者,真氣也。真氣在人,分一以為六別,故惑其義也。

平 按:《靈樞》「所以」下有「然」字;無「願聞何謂精」句。

岐伯曰:兩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但 精及津、液,與氣異名同類,故皆稱氣耳。雄雌二靈之別,故曰兩神。陰陽二神相得,故謂之薄。和為一質,故曰成形。此先於身生,謂之為精也。

平 按:「薄」《靈樞》、《甲乙經》均作「搏」。

何謂氣?

下焦如瀆,謂之津液。中焦如漚,謂 之為營血。上焦如霧,為衛稱氣,未知所由。

平按:《甲乙經》無「何謂氣,岐伯曰」六字。

岐伯曰:上焦開發, 宣五穀味,熏膚燻肉,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上焦開發,宣揚五穀之味,薰於膚肉,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萬物,故 謂之氣,即衛氣也。

平按:《靈樞》、《甲乙經》均無「燻肉」二字。

何謂津?岐伯曰:腠理髮洩,汗出腠理,是 謂津。

腠理所洩之汗,稱之為津。

平按:「汗出腠理」《靈樞》作「汗出溱溱」。

何 謂液?岐伯曰:谷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光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淖,□卓反,濡潤也。通而言之,小便、 汗等,皆稱津液;今別骨節中汁為液,故餘名津也。五穀之精膏,注於諸骨節中,其汁淖澤,因屈伸之動,流汁上補於腦,下補諸髓,旁益皮膚,令其潤澤,稱之為 液。

平按:「谷氣滿」《靈樞》、《甲乙經》作「谷入氣滿」;「光澤」《靈樞》作「洩澤」,《甲乙經》作「出洩」。

何 謂血?岐伯曰:中焦受血於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五穀精汁在於中焦,注手太陰脈中,變赤循脈而行,以奉生身,謂之為血 也。

平按:「中焦受血於汁」《靈樞》作「中焦受氣取汁」,《甲乙經》作「中焦受汁」。

何謂脈?岐伯曰:壅遏 營氣,令毋所避,是謂脈。

盛壅營血之氣,日夜營身五十週,不令避散,故謂之脈也。

平按:《甲乙經》「壅」 作「擁」。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

六 氣之中,有餘不足,總問也。腦髓等別問,取其所知也。

平按:注「取」,別本作「求」。

岐伯曰:精脫者,耳 聾;

腎以主耳,故精脫則耳聾。

氣脫者,目不明;

五臟精 氣為目,故氣脫則目闇。

津脫則腠理開,汗大洩;

前之二脫,言脫所由,故有脫也。以下三 脫,直著其脫狀,故津脫,腠理開、汗洩為狀。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胻痠,耳數鳴;

骨 節相屬之處無液,故屈伸不利。無液潤澤皮毛,故色夭。腦髓無補,故腦髓消、胻痠、耳鳴。胻,衡孟反。

平按:《甲乙經》「骨屬」作「骨痺」。 《靈樞》「胻」作「脛」。

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以無血,故色 白。無血潤膚,故不澤。脈中無血,故空虛。以為不足,虛之狀也。

平按:「不澤」下《甲乙經》有「脈脫者」三字。

黃 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為大海。

六氣有部有主,有貴有賤, 有善有惡,人之所受,各有其常,皆以五穀為生成大海者也。

平按:「與為大海」《靈樞》、《甲乙經》均作「與胃為大海也」。

 

九氣

平按:此篇見《素問》卷十一第三十九《舉痛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一。

黃帝曰:余聞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炅則腠理開氣洩,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炅, 音桂,熱也。人之生病,莫不內因怒、喜、思、憂、恐等五志,外因陰陽寒暑,以發於氣而生百病。所以善攝生者,內除喜怒,外避寒暑,故無道夭,遂得長生久視 者也。

若縱志放情,怒以氣上傷魂,魂傷肝傷也。若喜氣緩傷神,神傷心傷也。若憂悲氣消,亦傷於魂,魂傷肝傷也。恐以氣下則傷志,志傷腎傷 也。若多寒則氣收聚,內傷於肺也。若多熱腠理開洩,內傷於心也。憂則氣亂傷魄,魄傷則肺傷也。若多勞氣耗,則傷於腎。思以氣結傷意,意傷則脾傷也。五臟既 傷,各至不勝時則致死也,皆由九邪生於九氣,所生之病也。

平按:《素問》「余聞」作「余知」;「氣收」下無「聚」字「氣洩」上無「腠理開」 三字;「憂」作「驚」。新校正云:「按《太素》驚作憂。」與此正合。又注「傷魄」、「魄傷」二「魄」字,原鈔作「魂」,原校作「魄」。按經文云:「肺藏 氣,氣舍魄」。又云:「肺在志為憂。」作「傷魄」亦合。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歐血及食而氣逆上也。

因 引氣而上,故氣逆。怒甚氣逆,則致歐血及食氣逆上也。

平按:「食而氣逆」《素問》作「飧洩」。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作食而 氣逆。」與此正合。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行通利,故氣緩焉。

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行利,故氣 緩為病也。

平按:「通」上《素問》、《甲乙經》均無「行」字。

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兩焦不通,營衛不散, 熱氣在中,故氣消。

肝脈上入頏顙,連目系;肢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肺以主悲,中上兩焦在於心肺,悲氣聚於肺,葉舉心 繫急,營衛之氣在心肺,聚而不散,神歸不移,所以熱而氣消虛也。

平按:《素問》「兩焦不通」作「而上焦不通」。新校正云:「按《甲乙經》、 《太素》作兩焦不通。」與此正合。又王註釋「布葉」,謂「布蓋之大葉」,新校正疑非是,復引全元起云:「悲則損於心,心繫急則動於肺,肺氣系諸經,逆故肺 布而葉舉。安得謂肺布為肺布蓋之大葉?」據此,則全注與本注意合。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 行。

雖命門藏精,通名為腎,脈起腎,上貫肝膈,入肺中;肢者,從肺絡心,注胸中。故人驚恐,其精卻縮。上焦起胃口上,上 焦既閉不通,則氣不得上,還於下焦,下焦脹滿,氣不得行。

平按:「精卻」《甲乙經》作「神卻」。又《素問》新校正云:「氣不行,當作氣下 行。」玩本注,仍當作「氣不行」。

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故汗大洩。

氣不得行,或因熱而腠 理開,營衛外通,汗大洩也。

平按:《素問》、《甲乙經》「熱」作「炅」。《素問》「故汗大洩」作「汗大洩,故氣洩。」

寒 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聚。

因營衛不通,遇寒則腠理閉塞,則氣聚為病也。

平按:「寒則腠理閉」,《甲乙 經》無此三句,《素問》在「炅則腠理開」三句之前。「聚」《素問》作「矣」。

憂則心無所寄,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

心, 神之用。人之憂也,忘於眾事,雖有心情,無所任物,故曰無所寄。氣營之處,神必歸之,今既憂繁,氣聚不行,故神無歸也。慮,亦神用也,所以憂也,不能逆慮 於事,以氣無主守,故氣亂也。

平按:《素問》、《甲乙經》「憂」均作「驚」。新校正云:「《太素》驚作憂。」「寄」《素問》、《甲乙經》均 作「倚」。注「心情」,別本作「心精」。

勞則喘喝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

人之用力勞 乏,則氣並喘喝,皮腠及內臟腑皆汗,以汗即是氣,故汗出內外氣衰耗也。

平按:「喘喝」,顧本《素問》作「喘息」,趙府本作「喘且」,《甲乙 經》同。「內外」,《素問》作「外內」。

思則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專 思一事,則心氣駐一物。所以神務一物之中,心神引氣而聚,故結而為病也。

平按:「身」《素問》、《甲乙經》均無。《甲乙經》「存」作 「傷」。《素問》「止」作「歸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歸正二字作止字。」「氣留」《甲乙經》作「氣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