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胖不是胖


隨著整體大環境的改變,現代兒童除了飲食越趨西化外,活動空間的縮小、缺乏運動及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視或電腦前等因素,使得兒童肥胖的問題在台灣有著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在台灣,大約20%的兒童是屬肥胖體型,但卻只有少數的兒童在這個問題上得到妥善而適當的照顧!因為大部份的家長仍存在著:「白白胖胖的孩子是健康的象徵」這樣的觀念;或是認為家中的寶貝只是單純的「嬰兒肥」,長大後自然就會因為身高的抽長而瘦下來了。也因此,「小時候胖不是胖的觀念」也就成為家長們自我安慰的想法了!

據全球相關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研究統計顯示,約有30%~75%肥胖兒童在成年後不但無法瘦下來,相反的,會變得更加肥胖;青春期末期接近成人期時發胖者,未來成人後成為肥胖者的機率更大;但成年後才發胖者卻不見得在兒童時就有肥胖的現象!由此可知,兒童及青春期時的體重控制比任何時期都來的重要。良好的體重管理計畫有可能是你送給孩子的「未來」的第一份大禮!

過重的體重及外表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包括了:
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的疾病,讓支氣管炎、氣喘等疾病的罹患率增高。
體重太重往往造成下肢負荷過大,導致大腿痠痛,走路姿勢不良;小腿脛骨因長期的壓迫,也易呈彎曲變形的現象。
導致肥胖的高脂飲食,可能會促使兒童體內的性激素過早分泌,例如肥胖小女生的月經會來得比較早,乳房也較早發育;或是小男生出現「男性女乳症」。性激素的過早分泌會提前中止兒童骨骼的發育,使得在兒童期顯得高大的孩子,在成年後卻形成較矮小的體型。
肥胖兒童及青少年的死亡率高於一般人1.8倍。尤其是男性,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高脂血、關節炎。
重度肥胖者的腹、臂、腿、腰等處容易產生「肥胖紋」。
肥胖孩子常因體型而被同學嘲笑或排斥;而肥胖青少年也常因體型而缺乏自信,難以建立朋友關係,與異性朋友交往也容易失敗,因而有退縮、內向或孤獨的個性。


國內一項針對十三~十七歲青少年的調查顯示,約95.3%的女性及92.6%的男性有邊吃零食邊看電視或聊天的習慣,根據衛生署的調查,40%的青少年偶爾會吃西式速食,40%~45%則偶爾或經常性的喝含糖飲料,囤積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還多,不發胖也難。

一般來說,容易造成青春期肥胖的常見因素包括了:
高熱量飲料
無限制的飲用牛奶
外食機會的增加
宵夜

健康飲食習慣及規律的運動是控制體重基礎的不二法門!正所謂積習難改!若能及早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為孩子打下健康基礎,擁有最佳的競爭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