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貳.無我


--------------------------------------------------------------------------------

上來略明「一切法」竟,以下說明「無我」之理。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佛法上所謂「我」者,即具有常住不變(常)、獨立自存(一)、中心有(主)及支配能力(宰)者,謂之「我」。今言「無我」者,乃主張所有一切之存在,不論有為無為,皆無如上述之「我」義,故稱「一切法無我」。若有人於有為、無為法上,執為實有,謂之「增益執」,以不了有為法之緣起相及無為法之寂滅相故。

一、補特伽羅無我

補特伽羅,梵語,此翻「有情」,有情無我,即「生空」也,謂有情眾生,乃假藉五蘊和合而成之個體並不具有常住不變,獨立自存,自在支配之意,故云「補特伽羅無我」。
又「補特伽羅」,亦可翻為「數取趣」,數數往來諸趣也,即一切有情,隨善惡業,數取諸趣。既隨業招,便非常住,隨善業則感人天樂報,隨惡業則感三途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故曰:「補特伽羅無我」。

二、法無我

其次,法無我者,即法空也。謂色受想行識等一切諸法,亦依因緣而生,無有實在不變之自性,故亦歸於空,稱為「法無我」。
當知生我、法我乃有情生死之根本。有情以此二我之故,遂生起惑業苦三種雜染,令有情於生死中,長時馳騁,長時流轉!
然此二我,卻又起源於六七二識!有情於無始時來,受七二識虛妄內熏之因,及現在外緣之力(指邪師、邪教、邪思維),遂起生法二種我執,而令有情生死不斷!今行者欲了生死,直須從六七二識,勤觀無我下手!然此第七識,從無始來至未轉位,一味有覆無記性攝,既不與信等諸善心所相應,又無欲、解、念、定之力,何能自修無我觀哉?是以吾人欲轉第七識,唯有從第六識與相應之正慧心所,依於大乘教理,如實觀察,乃能成辦!即由第六、第七二識關係之密切(即第七我執,元由第六之所資熏)故今藉第、六識之修觀斷執,來帶動第七識之轉識成智也。
然則吾人第六識當該如何修觀耶?曰:修二無我觀!百法直解云:「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無此二種我相也……且有情無我者,於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則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滅,前後無體,現在不住,以何為我?若云心所是我,則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際無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則勝義五根,不可現見,浮塵五根,與外色同,生滅不停,何當有我?若云不相應行是我,則色心有體,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豈是我?若云無為是我,對有說無,有尚非我,無豈成我?故知五位百法,決無真實補特伽羅可得也。」
「次法無我者,依於俗諦,假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種種差別。約真諦觀,毫不可得,但如幻夢,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對有為,假說無為,有為既虛,無為豈實?譬如依空,顯現狂華,華非生滅,空豈有無?是知五位百法,總無實法,無實法故,名法無我也。」
「能於五位百法通達二無我理,是為百法明門。」(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