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簡介(四)  作者:淨常



  

  至上期為止,我們已經略說「性識之別」,即「識原於性」的道理,讀者若要探究其詳,當進而研究性宗之般若學與相宗之唯識學。茲僅就性相二宗之若干名相,簡介於後。
  一、不動唯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常住不動的。「唯」之一字,有決定義、顯勝義、簡持義。何以說真如本性常住不動呢?先就時間上說:真如本性「豎窮三際」,故世間不論人、事、物,都不離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唯此本性,既沒有初生之一日,也沒有死亡之一天,所謂「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因為本性真常不變,既不可造作使之生,也不可破壞使之滅,故曰「不動」。次就空間上說:真如本性「橫遍十方」故,世間任何物質(物體),皆有一定之形狀大小及方位,唯此本性,遍一切處,無有邊際。故楞嚴經云:「十方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此中「心」字,即指真如本性,謂十方虛空,在真如本性之中,猶如虛空中之一片雲彩而已。由此顯示本性廣大無邊!
  以本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謂之「不動」─真常不變,無有去來,不增不減!楞嚴經有喻云:「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當知:掘地出土,虛空雖生,卻不見虛空增加;填地塞土,虛空雖滅,也不見虛空減少,掘地填土,雖有空、塞之異,而虛空唯是一體,不動不變,不增不減!諸法之本性,不增不減,不動不變之道理,亦復如是。
  二、集起唯心:此中之「心」與上述之「性」不同。「性」是無漏法,不生不滅故。「心」是有漏法,有生滅四相故。唯識論云:「心者,集起義,集諸法之種子,起諸法之現行故。」是說:「心」如庫房一般,有收集、保持、儲藏一切法種子之功能,並且在因緣成熟時,又能令這些種子,一一發起現行。譬如:吾人所曾見過之色境,所曾聽過之音聲,雖然,見聞之根識,已經過去,但過些時日,在吾人之心上,還能記憶,再起想像之作用,到底是什麼東西具有這種記憶之功能呢?普通心理學以為是大腦,其實,吾人所見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至大至遠,彼等物怎可僅為方寸之大腦所保存、儲藏呢?若依佛法之唯識學言,具有這種「集起」功能的心法,唯此第八阿賴耶識。世間一切有情,皆各有一阿賴耶識,而各個阿賴耶識,皆互相交遍於整個宇宙之間!吾人平素聽經,閱藏,即將清淨之種子,薰入阿賴耶識中,儲存起來(這是「集」義),他日,再以吾人所見所聞之經法,為他人複誦、講解,即是清淨種子發起現行之功能(這是「起」義。)
  三、了別唯識:常見有人將「心」、「識」合說之,剋實而言,心是心、識是識,學者不可含混儱侗。心者,集起義勝;識者,了別義勝。即心對境,有明了分別之功能,謂之「識」。俗話謂:「打妄想」,或「虛妄分別」。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憐眾生,不會其義,認假作真,虛妄分別,大小方圓,高下長短等,即叫「打妄想」,即是,「識」之作用。
  唯識云:若就了別境界之義言,則八識皆可名「識」;若就了別粗顯境界義言,則唯前六可以名「識」,因為前六識能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粗顯境故。
  經言:修行人要離心、意、識。「心」指第八識,「意」指第七識(此即我執之根本,生死之原動力。)「識」指前六識,行者必須離此八個妄識,轉而成為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才是完成了學佛之終極目標。
  四、計實唯境:佛世時,有順世外道,執著地、水、火、風之四大極微常實(極微者,色法分割至最微之極度者。),其主張以否定聖教,拒絕道德,徒滿肉體之欲望為目的,唱極端物質之快樂主義,故稱為順世外道,即今所謂之唯物論者是。
  清辯論師,乃佛滅後一千一百年與護法論師同時之佛教大德,他為破除順世外道之邪說、謬論,遂作真俗二諦說法。俗諦者,順於凡俗迷情所見之世間道理也;真諦者,聖智所見,離於虛妄,其理決定真實者也。清辯論師,於真諦中,立「心境共為真空」。於俗諦中,立「唯境無識」之義。吾人就其俗諦看來,確與唯識學所主張的「唯識無境」之義相對立,由是遂在印度興起空,有二宗諍論之嚆矢!其實,清辯論師:「唯境無識」說,只是暫時隨順凡俗迷情之見解,只是為了破除邪說度化眾生之權方便耳,故唐之義淨三藏在南海寄歸傳上述及印度之大乘曰:「所云大乘,不過二種,一則中觀(即般若空宗),二乃瑜伽(即唯識有宗),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斯並咸遵聖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偽?意在斷除煩惑,拔濟眾生,豈欲廣致紛紜,重增沈結!」由此可知;空有二宗,本是一家,同為破除眾生之執著,同為接引眾生之方便法門,後輩學者,實不必筆墨諍論,以免自惱惱他,徒增困惑!

心得
這裏的性、識,真、俗二諦,在佛法中常叫人頭痛,待我明了後再寫,免得造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