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唯識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玖.百法次第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捌.伍位百法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論第一大段「承聖言以標宗」,在上一回已大致研究過,現在繼續探討第二大段「設問答以明宗」。這又分兩段,即先問後答,如下表所示: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譯者簡介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如世尊言―― 一切法無我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肆.略釋題意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貳.論主簡介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明造論意――為利樂有情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研究的目的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期說到我們的心理活動,雖然十分複雜,然而最顯著的有八種,所謂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我們研究唯識,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先要清楚這些名相之意義,以及了解安立這些名相的所以然,而後進一步研求唯識義理,方可勢如破竹,不會觸處生障。
  那麼這八識的名稱,唯識學者是如何安立的?相宗綱要說:「前六從依得名,第七相應立號,第八功能受稱。」此義云何?今述如下: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百法明門論一百個法當中,最先提到的就是心法。百法說心法是「一切最勝故」,亦即在一切有為法中,以心法最為殊勝!何以呢?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造善、作惡是這個心,六道輪迴也是這個心,乃至成佛作祖更是這個心!我們常說:學佛的目的,在於了脫生死,離苦得樂,或者說在於破迷啟悟,斷惑證真。說得固然是不錯,但是一個行者真正要達到這個崇高目標之前,最重要的前提,便是如何將我們的心改善、淨化,使之得到最極清淨光明的地步,這是一個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佛言:心淨則國土淨,心穢則國土穢。又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由此可見得「心」是一切諸法的中心,世間一切法,都是依著心在左右與指揮!因此,我們學佛而忽視了心法這個問題。那麼,一切的作為與努力,皆屬枉然!今天我們研究百法,對於心法,自然不可不給予特別的重視!
  百法說:「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為何說此八種為「略」呢?蕅祖直解說:「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由上述可知:所謂八識,乃是就心性之相,用上說的,並非在本體上說話。既是就相、用來說,則心性之相用,可謂無量無邊,何止八種?今百法說心法有八種,乃是就有情眾生之心理現象與作用中最顯著的來說,此點不可不知。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宗之傳承 作者:淨常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國古書上,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某甲這個人,以砍柴維生。一天上山砍柴,不小心把斧頭丟了,到處都找不到,其鄰居有一小孩,一看到某甲,就有些膽怯,畏畏縮縮,於是某甲就懷疑是這個小孩偷的。某甲既存有這樣的心理,所以一看這個小孩一舉一動都是小偷模樣,就是不看小孩時,某甲也一肚子是這小孩鬼鬼祟祟的影子!後來有一天,某甲又到山上去,竟然在山上找到了斧頭,一時心中迷惑解開,回來再看到那位怯怯生生的小孩,事情卻也奇怪,這小孩已不再是小偷的模樣了!這不是某甲心理在作怪嗎?外境不是隨著心理在轉變嗎?從這個故事顯示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像這種錯誤的認識,實在不勝枚舉。由於我們無始以來妄情執著的作祟,貪瞋痴等煩惱的驅使,經常使得我們是非不辨、善惡不分、邪正錯亂、黑白顛倒!致使我們糊裏糊塗的造了許多罪業,掉進痛苦的深淵,永遠不能自拔!因此,我們平素以心對境,在起心動念之際,應回光返照,詳予審察:我這一念心是正確的思慮呢?還是錯謬的認知呢?若是正確的心理,則可以讓它繼續發展,反之,錯謬的認知,則應立刻給予遏止。佛法要旨所謂「自淨其意」,即是從增益善良、正確的心理,撲滅罪惡、錯謬的心理做起。
唯識學對於我們心理活動的說明,十分詳盡。唯識學以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外境時,心理活動的相狀有三種差別,即所謂「三量」:現量、比量、非量。量,就是量度、計慮的意思。譬如:以尺量布,就可以計算出布的長短,此即稱之為「量」。同理,我們以心量境,即可分辨境的黑、白、斜、正等等,此亦稱之為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義理,雖然無量無邊,但總括來說,不出境、行、果三個階段而已,所謂:明唯識境,修唯識行,證唯識果是也。就是說:我們研究唯識學,先要認清境界。其次才能習聞思修三慧,最後才能永滅諸障,證得菩提涅槃之果。有謂:修行如行路,若能認識環境,走上正路,則成佛路途雖遠,只要步步踏實,終有成就之期。反之,若不認識環境,誤入歧途,則只有隨波隨流,永遠在生死海中浮沉而已。因此,修學佛法,境界不可不知。
  唯識論言:能了別境界之心識有八,稱之為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任何一種心識之生起,必有境界為彼所依,所謂:「識依彼起,復了別彼。」然則識之境界,為如何耶?若約各個識而言,彼等所緣之境界,當然很多,然就境界之自體是假抑是實則有: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種。茲分別介紹於後: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識轉四智四智成三身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重唯識觀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修觀—三性觀法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期在討論諸識四分時,曾說第一相分,唯是所緣,後三分皆是能緣所攝,其中第二見分,但緣第一相分;第三自證分,能緣第二見分及第四證自證分;第四證自證分,唯緣第三自證分。現在要更進一步討論:當諸識後三分緣慮之時,是正確抑是錯謬?若是正思維,當然要讓它繼續發展!反之,若是錯謬知見,則應立刻遏止它!吾人研究唯識學之方法,即是從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中,如何增加善良,正確的心理,以及降伏罪惡,錯謬的心理做起!這樣才算是個善學唯識者!否則名相自名相,道理自道理,與自家身心性命毫無關係,縱然熟讀三藏教典,而且舌燦蓮花,也如同說食數寶,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唯識學在研究吾人心理活動之正確或錯謬方面,有所謂「三量」的說法,三量即現量、比量與非量。量,就是思慮、度量的意思,譬如以尺量布,即可得其長短,名之為「量」;同理,以心量境,即可分辨其黑白邪正,因此亦稱為「量」。在三量之中,現量和比量都是正確之度量,而非量則是錯謬之度量。唯識學又說:在八識中,前五識和第八識都是現量,第六識通三量,第七識唯是非量。約如下表:

life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